有个名为‘缸中之脑’的著名设想。
假想有个邪恶的科学家将你的大脑切下,放在一口能使之存活的装有特殊营养液的缸中,大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超级计算机上。
这位科学家使用了一种定点消除记忆的方法,使你完全失去被缸化这段时间里的所有记忆。而且,由于这台计算机十分先进,它能使你的大脑具有一切如常的幻觉,你所获得的所有的感觉和经验与你以前所获得的感觉经验完全相同,因此你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缸中之脑。
乍一看,这个设想似乎不着边际,然而仔细想想,却是蕴藏着最深入骨髓的恐惧。
因为这个设想否定了‘存在’,动摇了“真实”的根基。
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变成了“眼见不一定为实”,再发展到“感觉不一定为实”,到“所思不一定为实”。
不过,这却是驳论,所以不必要担忧。
为什么?
因为这个设想虽然无法证伪,但同时也无法证实。
就像是神学中所说的神灵一样,你能否认神灵一定不存在吗?不能。
你能否认神灵一定存在吗?同样不能。
说到底,这样的设想以及其背后对其的担忧和恐惧不过是怀疑主义在作祟。
但是,有一天,当证明你‘并不存在’的证据放在你面前该怎么办?
“我是幻想故事中的虚拟角色?”
风间把可鲁贝洛斯来自于《魔卡少女樱》这一幻想故事中的事实告诉了它。
不久之前还信心满满的可鲁贝洛斯顿时陷入了呆滞之中。
“你是在开玩笑吧...我记得有个叫愚人节的节日,难不成是今天?”
“我也觉得这是某个神灵给我开的玩笑...但我说的的确是真的。”
证据有一大堆。
例如,现在上网就可以看到的魔卡少女樱的动画和漫画。
例如,现实和虚拟世界中存在着出入的历史。
当这些证据摆在可鲁贝洛斯面前的时候,可鲁贝洛斯也陷入沉默。
可鲁贝洛斯的反应在风间的意料之中。
和可鲁贝洛斯有着相同经历的角色在虚拟作品中并不少见。
亦真亦假的奇幻假想,都非常受科幻作品的欢迎,比如《盗梦空间》、《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都用到了缸中之脑的猜想。
当其中的主角发现自身所处的世界只是虚拟的,人为构造的,反应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会陷入自我的怀疑中。
看着可鲁贝洛斯的样子,风间叹了一口气,开口道:
“对于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是你的主人,库洛里德会怎样做?”
听到风间的话,可鲁贝洛斯抬起头,随后说道:
“他会接受,然后会想办法去理解。”
风间点了点头:
“是啊...能观测就能证明,能证明就能干涉,能干涉就能理解。”
“但首先的第一步还是接受。”
“而且,怀疑自己的存在大可不必....”
“存在即合理...对于我来说,你是虚幻作品中的角色,但同样也是真实存在的。”
“我能证明也必须证明你的存在...”风间声音逐渐放低。
对于可鲁贝洛斯来说,被证明了缸中之脑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而证明了这件事的风间何尝不是觉得可怕。
要知道,缸中之脑从来都不是只有一层,这个设想还有着延伸:
制作缸中之脑的邪恶科学家本人也可能是缸中之脑,所有人类都是缸中之脑,宇宙中仅有的只是一台超级自动机,它管理着一个装着大脑的营养缸。
正因为有了这台自动机,我们便有了一种集体幻觉,能“看到”、“听到”、“感觉到”他人、物体、天空等等,彼此之间能自由地交流,而实际上这一切并未真正发生。
风间能确定自己是否同样处于一个虚拟作品之中吗?
不确定。
“确定自己确实是真实存在就已经足够了。”
“层层叠加的怀疑主义毫无意义。”
风间开口说道,像是在对可鲁贝洛斯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就像是心理博弈一样,人们常说我在第一层,我在第五层,我在大气层。
但事实上,当心理博弈一但超过三层就毫无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