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秦王派我前来禀报,李建成、李元吉犯上作乱,已被秦王就地正法,请先生放心!”高准一直紧皱的额头,总算放松了下来,“大事成矣!”随即带着孙春晖走出了秦王府。
次日早朝,众臣再次请立太子,“陛下当以大唐江山社稷为重,早立太子,以固国本!”纵使李渊有再多的不愿意,但此时面对着唯一的出路,他确实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玄武门之事,建成、元吉发动兵变、以求逼宫,置朕这个父亲于不顾,置整个大唐的江山社稷于不顾,实属奸臣逆子!世民替天行道,铲除此等乱臣贼子,加之其抗隋有功,建国后屡立功勋,立世民为太子一直以来都是朕的愿望!择日举行仪式,昭告天下!这几日,朕差点就因为各种谣言,而忽略了世民这个最亲近的人。”李渊公开表示了将要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仅如此,还抚慰了李世民的自责之心。
虽说这不一定是李渊的心里话,但是李世民听到李渊这般说,顿时跪在了李渊的膝下,嚎啕大哭,泪洒朝堂之上。
回到秦王府的李世民还有些惊魂未定,昨日之事,历历在目,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若是昨日不是尉迟恭及时赶到,现在的胜利者就是元吉了吧?”李世民喃喃自语着。李元吉拿着弓正向自己走来,想要勒死自己的狠毒表情,立马浮现在了李世民的脑海之中。
夺嫡之争即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成王败寇就在那一瞬之间。
纸是包不住火的,长安城内已经有了相关的流言,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不怎么关心这件事的,毕竟这是皇帝自己家的事,关于谁当皇帝,他们是无所谓的,只要能维护起他们安稳的生活就可以了。
而那些贵族们就慌了神,这一家李建成的关系户、那一家李元吉的关系户,都在转移财产,忙着跑路,生怕李世民上位,算旧账,要了自己的性命。
高准回到德艺社之后,就开始忙着掌控这条街的舆论,《西游记》、《白蛇传》的说书暂停了,这两日都在讲着有关玄武门的事。李建成如何如何的有悖人伦、李元吉如何如何的残暴无能,李世民又是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勉为其难地射杀了自己的亲兄弟,总之就是不断地丑化李建成和李元吉,美化李世民,给老百姓的第一感觉就是那两个逆贼是多么的咄咄逼人,秦王是被逼无奈才举起义刀、替天行道。
要不说,说书人的嘴,说着说着就一切都成真的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了口口相传的不忠不孝之徒,而李世民的声望在不断地提高,似乎他是那个天授神权的真龙天子,夺回了那个本该属于自己的身份。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太子的受封大典开始了。
李渊在前,李世民紧跟在身侧,两人走上了台阶,焚香祭天祭祖宗,宣读诏书:
“秦王世民,识量明允,文德武功,平一宇内。即日,授秦王世民皇太子玺,正位东宫。朕付托得人,义同释负。自今后,军机兵杖仓粮,凡厥庶政,事无大小,悉委皇太子断决,然后奏闻。”
皇太子的身份这回算是坐实了,不仅如此,一应事物都交给了李世民处理,以太子之名,行帝王之事,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太子殿下,逆贼李建成、李元吉的附党冯立、谢叔方、薛万彻已经抓到,特来请示殿下,这几位该怎么处理?”太子受封大典之后,李世民没有做过多的庆祝,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这些人虽是逆党,但知建成、元吉已经身死,仍然带兵奔赴玄武门,这是忠义之士啊!赦免了三位的罪行,愿意留下来的委以重任,不愿意留下来的给足安家置业的钱财,让他们自谋出路去吧。众卿意下如何?”
群臣对于李世民能够赦免这三个有罪之臣,颇感意外,但无一不佩服李世民的大度,“殿下大度,是我大唐之福,是黎民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