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心思,拱手回道:“臣愿领兵平贼。”
赵似挥挥手:“哈哈哈,小小贼寇,还轮不到朕的执宰们亲自出马。”
“官家,臣启奏。”
殿前转出陈太尉:“臣请旨,山东宋江,臣听闻此人落草实属无奈,一直在找报效朝廷之路,臣愿带旨意亲上梁山,游说此人归降。”
“哦,陈太尉竟然有此信心?”
赵似看向陈宗善,眼神幽幽,这陈太尉后面又是何方势力在支持呢?
这么急切的想要给宋江示好?
“老臣愿意一试,带着官家的旨意,避免刀兵之祸。”
赵似看着坚持的陈太尉,不知道想到什么,竟然同意了。
“童贯,挑选大内侍卫一路护着陈太尉。”
“奴婢领旨。”
赵似想了想,看向天波府的余老太君。
“老太君,我大宋禁军荒废已久,朕有心重整武备,朕决定开设军武堂,还请老太君亲自坐镇。”
。
闻听赵似之言,军中武将喜笑颜开,早就听说新帝尚武,那毕竟是听说啊。
“官家,万万不可开此缺口啊。”
首宰李邦彦急忙出列。
“哦,说说你的看法。”
赵似笑了,你不蹦跶,我还找不到机会呢?
“自太祖立下以文治国的国策以来,本朝安详了一千多年,这就证实了太祖的高瞻远瞩,祖宗礼法不可破。”
李邦彦的开口,犹如在朝堂扔了一颗石子。
朝中文官集团都跳了出来,抑制要冒头的武将世家。
“哼!”
赵似一声冷哼,眼中杀意尽显。
一群慵懒自私之臣,生怕现有的舒服体系被破坏,真是天真的可爱。
“李邦彦,大宋禁军号称八十万,朕最近到军营走了走,朕心恐慌,禁军还能胜战否?”
李邦彦冷汗长流,大宋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禁军的现状。
如今的禁军,虽然号称八十万,内里早就烂透了。
吃空饷的权贵子弟,混日子的地痞流氓,战斗力几乎为零。
赵似看着脸色惨白的李邦彦,跳梁小丑而已,暂时留着。
“京城的禁军的挑选,操练等事项,天波府由余老太君负责,胆敢生事者,老太君的龙头拐杖可直接敲死。”
余老太君杵着龙头拐杖,一身盛装出列领旨。
“老臣领旨谢恩。”
“老太君快快起来,恩准老太君随身可带百名府中私兵护卫安全。”
朝中文臣在剧烈颤抖,这杨家将老太君都出动了,看来官家动真格了。
余太君猛地抬起头,这官家魄力真大,竟然恩准可带百名私兵。
这在大宋武将的待遇,可是绝无仅有的事。
此次上朝之事,散朝过后,通过各种途径,消息被各大势力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