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玉山书玺缘 > 第十五章 义结金兰

第十五章 义结金兰

李信红娘子离开海洲往老君山方向奔去,因为有马匹骑乘,也就三四日的功夫便来到栾川县。和海州一样,这里早已布满了锦衣卫、各色江湖中人。不用想也知道肯定都是是冲着余志刚来的,他们知道在这里多待无益。恰在此遇到了李自成。老君山本就是天师教总教所在地,想不到苦苦追寻的《元素方略》持有人余志刚就是本地人,凭天师教的人多势众轻易打听到了余志刚老家的地址。然而却没有发现余志刚和他的家人,他们根本就没回来过。李自成向二人介绍了《元素方略》。这本书是袁崇焕的遗作。

袁崇焕任职蓟辽督师时,根据和满清连年作战总结经验并整理成文,随着战局的变化又及时调整,其间国内又有大规模农民起义,朝廷也需出兵镇压。袁崇焕作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有攘外安内的责任,便集合手下亲信余志刚、祖大寿、吴三桂等人以大量事实数据为依据,结合大明朝野上下现状写了一部平乱的方略书籍,因袁崇焕字元素,此书就被人称为《元素方略》,书中涵盖了抗清、安内、大明军队的军队兵力、分部、指挥、武器装备、后勤给养等方方面面。不只有用兵作战的战略战术,更有许多明军的绝密资料。打算成书后上奏崇祯帝。袁崇焕曾崇祯帝答应五年灭金,如果按照这本书的指导思想完全有可能。然而崇祯三年时,崇祯帝中汉奸范文程的离间计,以卖国投敌的罪名凌迟处死了袁崇焕。至其死此书尚未完稿。袁崇焕获罪,原来的亲信唯有避之不及,只有余志刚不离不弃,买通狱卒,袁崇焕在狱中口述余志刚记录才完成此书,袁崇焕希冀将此书上交朝廷,期盼极快攘外安内给老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袁崇焕被处死后没人敢为其收尸,也是余志刚冒着灭门的风险将袁崇怒收殓,之后连同《元素方略》消失的无影无踪。时隔多年祖大寿、吴三桂舅甥聊到此事,此书的消息才被朝野知晓,于是各路人马都在追寻余志刚的下落,希望找到他获得此书。

李自成似乎胸有抱负,总是一身正气,说话大义凛然,总给人一种欲救百姓于水火的使命感。他甚善言谈,似有一种天然的凝聚力。李自成自幼生在陕北,少年时曾在五台山学过武艺,成年后靠着亲戚的提携在官驿做了个狱卒。奈何朝廷为节约费用将官驿裁撤,断了李自成的生计。之后便投师天师教云自重,做了其二弟子。随着年纪增大,云自重这些年对教內事务总是力不从心。大弟子张献忠便想大权独揽,一统天师教。但此人胸无点墨残忍嗜杀,教內上下颇对其不满。云自重便将大权分散四大弟子共揽。按惯例每年春夏之交,云自重要去山里修炼,可三年前却一去不复返,教內上下各方寻找而不得。四大弟子矛盾越来越深,无奈将势力范围一分为四,大家各管一摊。随着义军规模越来越大,尤其以李自成的西北片区更甚,天师教也有了意逐鹿天下之意。李自成便有意结识义军领袖高迎祥,经过一番谈判,李自成决定加入高迎祥的队伍,作为投名状他必须得到《元素方略》献给义军。李自成深知义军存在的问题,非有一番整顿绝对成不了气候,而《元素方略》恰恰是整军经武的一部奇书。

李信对李自成印象颇佳,加上和高迎祥的关系,便答应寻得此书后献给李自成。李自成也再次三番邀请李信红娘子二人加入义军,协助自己整顿义军,不图将来的荣华富贵,只求解百姓于水火。李信感念李自成的真诚与胸襟,对其以解救天下百姓为己任的壮怀极为敬佩,但还是没有答应加入义军,或许等寻得《元素方略》后他会改变想法。据李自成的消息,余志刚对满清怀有极大的仇恨,他应该还在北方一带隐居,北京周边是他最可能活动的地方。李信红娘子便自洛阳北上打算取道太原去北京寻访余志刚。

赶到太原时正赶上武林中人抗清备战,在李信的思想里,一直觉得满清是心腹大患,对抗清态度积极,反而对义军造反、汉人内部厮杀不太认可。汉人理应上下一心驱除鞑虏,外敌不除却内斗,便宜的还是外人。六郎会是武林中人抗清的核心力量,陈泽明更是不断号召江湖武林放下成见全力抗清。随着进入腊月,太原城汇集了众多武林中人,其中就有在海州见过的乌玳上人。

听了李自成《元素方略》如此重要,乌玳上人赶去小小的海州定然也是为了此书。这些满人有大量汉奸提供情报,又在中原武林中广泛吸收败类,所以神通广大,说不定已经探知了此书的下落。李信红娘子便决定跟踪乌玳等人。红娘子探听到了乌玳上人的行踪,好像是和一个什么‘大人物’会面有要事相商,便和李信决定暗访,谁知对方防备太严密,被发现便动起手来。李信被“大人物”的人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