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李乐几乎天天泡在流民村的工地上,与李冰、祖衡、牛思文、公孙墨绳等人跑遍了上下游数十里的河道,为治理洪水不断调整最佳的施工方案。!g+u+g+e\y/u_e!d?u·.?c.o?m·
文卓君不顾大家的劝阻,也跟着住进了流民村的临时指挥部,虽然帮不上忙,她能在这里坐镇,本身就给了大家最大的信心和鼓舞。
姜香兰就不用说了,肯定是要跟在李乐身边的,就连薛怡红也主动要求下了工地。
薛怡红的到来给公孙墨绳带来无穷的力量,也给了他很多接近讨好的机会。在大家有意的助攻下,这俩人的感情进步飞快,按李乐的话来说,离勾搭成奸也就只差一张床的距离了。
身为天门城城主,陈天一平时比较忙,不过在汛期到来的紧要阶段,也经常亲自下地,挽着袖子跟大家一起干得挺欢。
十来天下来,所有的人都晒得黑了一圈,不过个个都精神饱满,就连功夫境界受此心态影响,都有不少的进步。
领导们都这么努力,流民村的人就更加不用提了。
自从三英五虎团队被一锅端之后,整个流民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天门城的官员宣布河滩沿岸和旁边薛家的千亩良田将要分给各位村民,全村五万多人顿时沸腾了起来。′q!u.k\a`n\s~h+u¨w?u′.+c,o^m*
农民最在乎的就是土地,大家都是因为灾难原因被迫背井离乡成为流民,现在竟然有可能再次拥有土地,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吸引这些农民的心了。
在这一瞬间,脚下的这片土地就变成了流民村村民誓死要扞卫的领地。完全不用动员,几万人全部上阵,天天追着工部的人要活干,主动热情的劲头,让以前多次来过流民村的李冰等人十分不适应。
在人力、物力得到了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河工的施工异乎寻常的顺利。
半个月的时间,流民村上下二、三十里河道的淤泥被清理的一干二净,河岸两边用沙土和青石垒起了一道坚固的堤岸。
按照祖衡等人计算的位置和角度,蜀江古道也被清理了出来。这是一条大约五、六里长度的弯曲河道,入水口按照两边的流量对比用一块巨大的黑色石头拦住水流。这块黑色石头是金鹏帝国的特产,据说有避水镇邪的功效,
镇不镇邪不知道,据李乐探测,这种石头倒是确实含有丰富的水属性能量,能避水说不定还真有点道理。`s·h`u*w-u-k+a*n¢.`c?o?m!
为了感谢文卓君的恩德,蜀江古道被命名为君兰古道,流民村也改名叫君兰古村。李乐还别出心裁的在古道和现在河道的中间高地按照五行相生的阵法修了几道凉亭,引入河水做了几个池塘,把一块不毛之地打扮成了一座美丽的度假公园。
君兰古道不出意外的在数年后成为当地最着名的一道风景,君兰古村的村民甚至要在公园内给文卓君修建一座雕像,被李乐知道后及时制止,毕竟给活人塑像的事,除了那位心大体壮的地皇大人,估计没几个人有这福分能顶得住。
当然,这种欣欣向上的劳动场景自然是要触发太阳女神作诗的灵感的,在与李乐的沟通中,文卓君不负众望的又有几首名作发表。
其中一首体现广大劳动人面疾苦的小诗得到朝野上下的广泛好评。
这首诗内容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蜀江文学的评论中,这是太阳女神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文卓君关心民间疾苦的一片赤子之心,充分说明了文卓君的思想境界已经得到升华。
在某些人的刻意引导下,甚至隐约有人对文卓君以诗圣相称,风头大有盖过新月帝国王志远的架势。
就这样忙碌而快乐着,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七月,上游的信息不断传来,今年的汛期终于来临了。
蜀江的水位明显涨了起来,水流也眼见着的浑浊起来,洪水前锋顺利通过流民村,没有象往年那样给村里带来多大威胁,让李冰等人对扛过今年的汛期多了几分信心。
真正的洪峰是在一天后才能来到,提前一天的时侯,在工部和天门城官员的组织下,大家严阵以待做好了与洪水斗争到底的最后准备。
文卓君依然固执的留在了现在的君兰古村,她已经把这个获得新生的村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任谁劝说都不肯离开,坚持要跟一线人员战斗在一起。
李乐对此也没有强求,只是私下和陈天一、文温酒商量好了,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第一时间由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