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城中芳菲尽 > 二十九

二十九

宋氏钱庄。

钱庄自明清时期始逐渐兴起,到了民国初年,在国内与国际局势的不断变迁下,钱庄已经成为各城市中执掌经济命脉的重要场所。

它与各行各业的实体商户是不同的。实体老板关注的是商品的质量、货物的运输和买卖、以及随行就市的市场。而钱庄则是要与时局牵连的,它关乎时局,又左右着时局。

它事关每一个人的生计,掌握着他们的财政大权。它是贪婪的,吸吮着各大商户财团的资产;它又是豪气的,周济着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粮草”。

小门小户的商人靠着它进行生意周转,豪门旺族将其作为家中财产变现获利的中转站。

民国时期的钱庄银号遍地开花,因为流通的货币种类繁多,所以钱庄亦参次不齐。

但宋家的钱庄是殷实的,而且在这样的小城开得光明正大,容不得半点地下交易,这与宋礼仁曾在朝为官的身份有关。

宋礼仁自蒙冤迁入南宣城后,随着慈禧太后的失势,光绪帝走下政治舞台,洋人侵入国内,大清朝没落,这一系列的变迁,也让宋礼仁在南宣城意外平反。

他不仅结识了当地城长,更从城内一个小票号的掌柜,一跃而起,把它发展成城内最有势力的宋氏钱庄。

当地的官银、大小商户的生意财产都聚集于钱庄,而宋礼仁在城中树立的威信,也吸引了许多寻常百姓在此存款。

但三教九流的人总免不了插科打诨,借钱放贷,于是,钱庄定了条规矩,除了特殊情况,通常只存不贷。

这一日,宋书涵带着吴少爷来到钱庄。吴少爷后面还跟着一群手下,他挥手让人将一箱子铜银币和票子倒在桌上,

“王管家,给吴少爷兑换银票。”

吴少爷在南宣城的市井之中也是出了名的专横,平民百姓、小门小户的商贩也没有不怕他的。但他与宋书涵交好,却是谁都知晓。

王管家见是二少爷,犹豫了一下,小声道,

“二少爷,这老爷有规定,钱不能兑……”

“怎么不能兑了?别人可以,吴少爷就不行?来,吴少爷,我亲自帮你兑。”

说着,他开始数起了银票。

这时,宋书文走进来,依旧是那翩翩儒雅,

“吴少爷这钱不能兑。”

“宋大少爷,你钱庄开了,不就是用来买卖银票的吗?人家二少爷都没事,怎么就你这不行那不行的?”

宋书文皱皱眉,他一向看不惯吴少爷,也知他几次三番地在外以不正当的手段放高利贷,但他仍不失礼貌,

“吴少爷,我们钱庄有规矩,只收宋氏钱庄的银票和指定合作的票号的银票,这些非正规渠道流通的私钞我们是不收的。”

“大哥,吴少爷找我来换银票,你是连我的面子也不给?”宋书涵不乐意了

宋书文撇了一眼这个不争气的弟弟,走过去拿起银票仔细看了看,

“吴少爷,你这银币只印了个头像,银票上更连票号名都没有,想来是从哪个地下钱庄贷来的吧?我猜测,你贷了这些不正当的钱,再从我钱庄洗钱,那宋氏钱庄的银票高息放贷,宋氏钱庄容不得这种事!”

宋书文倒是从容不迫,毫不留情地回绝。

“宋书文,你与我和我爹三番五次地作对,我看你们是成心对付我家?我吴少爷可不是好惹的!来人那!”

吴少爷一摆手,一群壮汉冲过去,开始掀翻放着各类金银元宝的桌子上,他口中叼着的香烟肆意蔓延,更映透其张狂。

忽地,几只长镖飞进,戳在吴家的壮丁肩头,疼得他们一个个呼天抢地,却见门口得意地走进来一个人,正是胡小姐。

胡小姐迈进钱庄大门后,抽出手中马鞭,“嗖嗖”几声,干净利落,几个壮丁被打得叫苦连天。

胡小姐长鞭又一飞起,将吴少爷坐着的椅子四条腿打散,椅子倒地,吴少爷人仰身翻,捂着脑袋哀嚎。

“喂,还不向宋大少爷道歉。”

胡小姐的长鞭已经将吴少爷捆绑起来,吴少爷只得哭爹喊娘地求饶,

“宋…宋少爷,是我的不是…我们把钱拿走,不兑就是了…”

胡雪晴甚是得意,强硬说道,

“钱庄都来了,为什么不兑?宋大少爷,你看看这事怎么处置?”

宋书文与胡雪晴对望一眼,立刻会意,

“王掌柜,给吴少爷算算,这些钱哪些能兑?银币兑换要多少利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