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高七尺,厚两尺,不少地方因为年久失修,还出现连片倒塌。
原本这矮墙也只是用来阻挡一下虎豹豺狼等野兽进乡,对于匪盗之类的贼人基本没用。
张毅回到三侯乡已经很晚,他直接踩着一处倒塌矮墙废墟轻松走进去。
三侯乡坐落在山岭下的平原地带,依山傍水,有条河从乡内穿过延伸进山里。
其占地面积非常大,矮墙内却圈拢着三四万亩的土地,是整个马邑城面积的七八倍之多。
三侯乡内的农舍稀稀落落,彼此都间隔得很开,看起来十分空旷。
虽然三侯乡的土地面积很大,但是人口却非常少,总共才两百多户人家。
走上两三里地都未必能见上几家乡舍,其中还有不少倒塌的,显然已经很久无人居住。
这些很多都是因为鲜卑人连年进来掳掠杀戮造成的。
据说在三侯乡鼎盛时期,乡民曾经达到过千户之众,是附近有名的大乡。
可是现在看起来就显得破落萧条许多。
张毅沿着乡间土路一路走着,中间没看到任何人。
路过的岗亭也都没人守夜,白日也鲜少见到乡卒在此巡逻站岗。
整个三侯乡在月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冷清。
只有偶尔从乡舍中传出的犬吠或女人高亢的叫声,才让人感受到些许的人气。
走了半刻钟,远远地能看到他们“里”的闾门了。
里是编制单位,通常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但是也不固定,有多有少。
同“里”的人家都住在同片区域,这一片区域叫作闾里。
闾里四面由围墙围着,会留数个闾门用来进出。
平时离开闾里需要通报里魁知晓,里魁是管这闾里的一里之长。
如果不知会里魁就跑出闾里,那可是违法行为。
通常,在城邑里面的闾里,围墙和闾门都是用砖瓦来建造。
而乡里的闾里就简陋许多,多半都是就地取材,用普通的土石堆砌。
三侯乡破落至今就更差,几个闾里都只用简单的篱笆做围,然后立两根圆木加个草顶就当是闾门。
看到闾门就表示快到家了。
张毅忍住腿上伤痛,加快步伐往闾门赶。
在接近到将近百步时,隐约看到闾门口站着两人正翘首以盼。
通过身形张毅已经认出她们,继而加快速走近。
“阿母!是张毅大兄!张毅大兄回来了!”
矮小些的那个身影兴奋地跳起来,显然已经看清张毅。
于是两人急匆匆地迎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