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清回到村口已是申时二刻,阳光热烈的洒在整个村庄,这时分春种在早春时就下了,所以村里的劳动力大都是外出劳务,家里就留老人和妇人带着孩子看家。这个点村里的行人不多,村民大多数都待在家午休。
蓝清提着东西往家方向走,在经过村中央的大榕树时碰到张氏,蓝清记得她是陈婷子的娘,不想与她家人有交集,便不打算和张氏打招呼。可不是你不想人家就不上前招惹的。
张氏双眸带着戏谑的笑意,阴阳怪气的看着蓝清说:“呦,这是从哪里回来呀,买这么多东西,有钱买吗?不会是外面的姘头给钱买的吧!”她女儿可是今天在镇上看到蓝清和一个男子在茶楼看曲,铁定是包养她的老男人。
蓝清闻言,眼里含着怒气的看向张氏:“狗嘴吐不出象牙,讨打呢!污蔑她人的名声,我可以报官。”
张氏听到蓝清说报官,紧张的抓着衣角,语气怂怂的结巴磕着道:“我女儿亲眼看到你和一个老男人一起在包间喝茶的,可,可没有污蔑你。”
路上偶尔有村民经过,听到两人的吵架声,纷纷驻足观望。有跟蓝家交好的,立马跑去蓝家喊人。
蓝清可不是任人污蔑却吞下委屈的人。双手插腰,那双圆圆的大眼睛瞪着张氏,大声的说道:“把你女儿叫出来,我们一起去公堂对质,我光明正大,相信官老爷会还我清白的。”
村里的人什么说的都有,和蓝家关系好的就说:没有证据就胡乱污蔑,怎么这么恶毒。
关系不好的就会说:年纪轻轻,整天抛头露面,不要脸。
关系一般的,不想得罪人,左右逢源的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我没有污蔑你,就是我女儿亲眼看见的。”
“你把她给我叫出来,我们直接公堂见。”
……
这时蓝家的人听到消息也到跟了过来,刚好听到蓝清和张氏的对骂声。李氏怒气冲冲的绕过张氏,往巷子里面走去,张氏的夫家,陈家的房子在第二排左边的第二间。蓝家其他人也十分愤怒,他们家的宝贝妹妹居然被外人欺负,谁都不能忍。
纷纷跟着李氏后面往陈家房子走去。张氏见状,也吓得不轻,大声的叫着:“哎,你们要干嘛?”
村民见状大事不妙,立马安排人去找村长和里正过来。
李氏走到陈家大门,单手用力的拍着大门。屋里的陈婷子早在听到外面的动静时就跑回家锁上大门,生怕蓝清的家人打她,毕竟她家三男两女,战斗力爆表。
陈婷子面目狰狞的腹诽:我本来就看见她和一个男子在喝茶听曲,只不过是个年轻的富家公子,不是老男人,但我就是看不得蓝清受欢迎。她要是做了少奶奶,我岂不是低她一等。我偏要毁了她。
外面的叫声依然不停歇。李氏叫蓝京把门踢开。蓝京后退一步,往前一小跑,一脚踹过去,门应声倒地。
张氏挤开村民往前走,看到倒在地上的门板,坐在地上耍赖用手指着蓝清众人大声哭喊着:“你们强闯民宅,我要告你们。你们趁我家那口子不在家就上门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陈婷子此时躲在房间已被吓到瑟瑟发抖,不敢出来。
片刻后,村长和里正都赶了过来,路上也听村民说了这件事的原委。也气得大骂,这两母女真是不安生!
张氏先看到村长和里正过来了,便站了起来,恶人先告状的说道:“村长,里正,你们终于来了,你们再来晚点,我就被蓝家人欺负死了。你们看看这蓝家人太欺负人了,把我家大门都踹坏了。”张氏用手指了指地上的门板。
里正和村长都知道张氏的为人,里正也不偏袒一方,疾言厉色的对着张氏说道:“张氏,你先把事情的来源先说一遍。不可添油加醋!”为了事情的明朗公正,里正特意多说了一句。
张氏见里正严肃的样子,心里也蹙了起来,紧张的说道:“里正,我女儿婷子今早去镇上找她的小姐妹玩,亲眼看到蓝清和一个老男人在包间喝茶听曲。”说完又急促的说了一句:“我是听我女儿说的。”
里正没有说话,看向蓝清,见蓝清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心里也不太相信张氏的话,也对着蓝清问道:“蓝清,张氏说的可对?”
蓝清见状,神色自若的说:“也对也不对。”
里正疑惑的看着蓝清,问道:“你说详细点,这关乎你的清白,也关乎到咱们天南村的民风。”
蓝清从容不迫的说道:“我今天中午确实和别人在茶楼喝茶,但不是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