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小组找到位置开始了瞄准,观察手测算数据,然后报出数据和目标方位。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军官,狙击手根据观察手报出来的方位,将目标套在瞄准镜中,随着一声枪声。
正在低头指挥士兵的军官倒在地上,额头上有一个红点,可他脑后一块头骨已经崩了,这就是爆头。
边上的士兵们呆了一下,以为他只是运气不好,被流弹击中了。可是另一位指挥的军官又被爆头,接着又是一名。
转瞬间,这个连的三名军官都被爆头,连长愣住了,我们连的运气不会这么差吧! 不然怎么三名排长都被击中了脑袋?
他脑袋伸出战壕,这时的军队还没有狙击手的概念,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军官的服饰都与普通士兵是不同的,而且特别醒目。
那位连长刚伸出头,头盔上的尖顶就暴露他的身份,因为他的头盔尖顶上面有一缕红缨,表明了他军官的身份。
三名观察手发现了,几乎同时三名狙击手同时开枪,不出意外,他的半个脑袋瓜子都被打没了。
士兵看见这恐怖的画面,吓的他们都想跑了。副连长知道对面有几个枪法特别准的人,他绝不能露头,露头的后果就是被爆头。
这一下子让普军没了指挥,一下子混乱起来,下面的宁军趁机开始了冲锋。
敢于露头的都被狙击手一一爆头,这下普军慌了,露头自己就要爆头,不露头怎么能瞄准?
等到宁军冲到二十米的时候,一阵手榴弹,自己可就要完了。
于是,趁着没有军官弹压,有人就枪一扔就往后跑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这个连就要崩了,副连长大声喝止,也不起什么作用。
他刚想拿枪毙了两个逃兵,想震慑一下,谁知脑袋就露出了一点,一声枪响又被爆头了。
这下军官全灭,再也没有人能阻止这个连崩溃了。宁军冲上去,一阵手榴弹招呼,然后冲入阵地。
这才半天,无名高地就被攻占了一半,守卫这里团长米歇尔决定反击,不然这么下去还不到一天阵地就完了。
他调动预备队,从上顶往下开始反击,前面冲,后面派上了督战队,这让普军只能拼命了。
在宁军的火力下,普军付出巨大的伤亡,冲入阵地,双方开始了白刃战。
宁军第三兵团大多数是从北方招的兵,本来就身材高大,后来并入宁朝,也能吃得饱了。
加上宁朝又吞并了草原,肉食也不是那么太缺乏,还制造出奶粉,小孩都是营养丰富。
再加上当兵的人都是从中挑出来的,最低合格线就是一米七,这身材可比普军高了半个头。
普军才开始发展工业,营养哪都比得上宁军,他们的征兵标准也就是一米六五。
而且宁军对于白刃战也比较重视,清风观还专门为刺刀白刃战设计了招式。
有以上的原因,普军哪能在白刃战中占到便宜,他们也就是凭着人多,加上督战队的威慑,才能勉强支撑。
狙击手将目标放在督战队身上,一连串的射击,将督战队击毙,这下普军撑不住了,退往了主峰阵地。
这时,普军已伤亡过半,这要是别的军队,早就崩了,但普林堡的陆军可是西方大陆最强悍的,还坚持在主峰阵地上。
汉特的指挥部,坚持在主峰的米歇尔,一封求援报告接着一封,他快坚持不住了。
汉特自己也很困难,他发现宁军竟然如此精锐,比之普军还要强悍。
普军不光是在士兵战术动作上,还是在军官指挥素质和装备上皆不是宁军对手。
他知道无名高地非常重要,他可是足足派了一个团。却没想到,才半天功夫,那个团就抵不住了,还要向他求援。他哪有兵啊?
宁军四周围攻,各个阵地都要求援军,这让他在部队调拨上捉襟见肘。
他也只有派出了自己的警卫连,并让连长带信给米歇尔,这是最后的援军,你们最少要坚持一天半。
主峰阵地,地形更加崎岖,宁军攻击越发困难,但师长陈流已经下了死命令,只有一天时间,一天之内必须拿下无名高地。
宁军团长一咬牙,亲自上去观察地形,终于发现一条泄洪沟,马上命本团最精锐的一个连从泄洪沟中隐蔽前进。
两个小时以后,部队发动总攻,那个连队要在两个小时之内顺着泄洪沟到达攻击位置。
两小时过去了,总攻开始,宁军开始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