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还是人心向背。
人心在李唐,所以沈忧之夺位之变并不会引起天下哗然。
天下百姓认可的,还是那个强盛的李唐,而不是武周。
正因如此,朝中的李唐派势力即便受到武则天无数次的打压和清洗,依旧不断壮大。
武则天杀了一个,却又招进来一批,根本就杀不完。
为了光复李唐,无数臣子像李昭德那样冒死建言,请皇帝还政于太子,甚至像李规那样,为了保住李显的太子之位而慷慨赴死。
如今终于有李氏皇族能站出来振臂一呼,高举复唐旗帜,那些李唐派自然是翘首以迎。
这背后的情况错综复杂,而狄仁杰却能在转瞬之间就想明白,确实是神思如电,天下无双。
沈忧之也不禁赞叹道:“狄阁老才思敏捷,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理清背后的来龙去脉,当真令人惊叹!”
一般人就算听别人亲口讲述一遍,都不一定能快速理清前后的因果,狄仁杰却只在自己现身后的片刻之间就串联了所有,这份缜密的思维,实在是超乎常人!
如果自己不是事事把握先机,加上十几年的推敲、谋划,还真骗不了狄仁杰这一回!
换句话说,沈忧之凭借先知先觉的巨大优势,加上二十年磨砺只为最后一剑,这才令狄仁杰误判一回,足可见他心智之奇绝。
要知道,到最后这一步之前,沈忧之从未显露过自己的目的,一直安分守己地帮助狄仁杰破获悬案。
这样一个没有丝毫破绽的人,即便机敏如狄仁杰,也没有怀疑的理由。
就像没有人会无端地怀疑自己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现在,狄仁杰想明白了,可屋内的其他人却还在云里雾里,根本闹不明白现在的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