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断墙之下 > 第八十一章 入寨

第八十一章 入寨

,还寓意着平平安安。

禧虎内心平静的听着孙大水二水兄弟的介绍,孙家寨形同世外桃源的般的存在,不仅让他感受到这一年多来难得的安宁,更是被朴实的寨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那颗心打动。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在这里住下去。

“老把头就是吴家的后人,除了带着我们走山货外,还是寨子里的‘房长’之一,”孙大水和禧虎说道,“他的名字实在是有些拗口,我们这些晚辈都不敢去提,也不必要去提,所以寨子里,大家都喊他老把头。”

“那老把头的名字是?”禧虎有些好奇。

“吴辽。”孙二水做了个鬼脸,悄悄的说道。

禧虎也差一点笑了出来,想想以后还是称呼他老把头比较合适。

走过了曲曲折折的一段路后,他们进入了祠堂。在祠堂的一众灵位前,宗正与老把头领着大伙儿口中反复念着祈福感恩的话语,大致都是敬天地恩泽,谢先人赐福之类的。禧虎愣愣的站在队伍最后,不知所措。

老把头递来三支香,说道:“这都是我们孙家寨的先人,你是我们恩人,让你在这里磕头不合适,就上三炷香吧。”

“老把头,我也是晚辈,理应要给先人们行个礼。”禧虎说着,接过老把头手中的香,拜了三拜,插出香炉之中,又跪在地上磕了三下。

祭祖完毕,众人纷纷散去,宗正和老把头把禧虎请到了一屋客堂内。客堂中间烧着一个火炉,早有人烧上了开水,整个屋子都烧的暖暖的。

“听老把头介绍,禧虎师父是庐州南清寺人?”宗正从炉上拎起茶壶,沏了三杯热茶,递了一杯给禧虎。

禧虎双手接过,捂着冻得冰凉的双手,回答道:“是……是庐州人。”

“曾经有幸听过南清寺的正合大师说禅道,也算和贵寺挂上渊源。”孙文远笑道,“不过孙某有一事疑问,可能冒昧。”

“宗正请说。”禧虎连忙放下茶盏。

孙文远看了一眼老把头,老把头低着头,正用颤抖的手,掏出火折子,点燃了烟杆。他又看回禧虎,“禧悟师父样貌非凡,伤痕累累下必然是包裹着一颗赤诚果敢的心,这是非常难得的。”

禧虎有些不太喜欢孙文远绕来绕去的说话方式,特别令他着急。

“不过孙某在之前见过和禧悟师父差不多样貌的人。”

“什么?他在哪?”这一句话吓坏了禧虎,他隐约认为孙文远所说的是不是自己的同类。他差一点点里脱口而出“虎人吗?”可理智让他赶紧把这句话咽了下去。

“禧悟师父是禅隐僧,这是修行的法号吧?”老把头吐出一口烟雾,“不知本名是什么?”

“我自幼父母双亡,是师祖和师父在树林中拾到的我,抚养我长大的。所以我也不知道我的本姓本名。”禧虎这这话倒是没有说谎。

“罗甘,你有听过这个名字吗?”宗正问道。

“罗甘……”禧虎琢磨着,摇摇头,“没有。”

“老罗和你长得很像。”老把头说道,“不过他的脸上是没有疤痕的。”

“可能……可能只是个巧合。”禧虎很想询问罗甘在哪,自己是否可以见见,但立马警觉的想到一旦这么答复,就会暴露自己和罗甘可能同属异类的事情,所以强忍着好奇,改口转移话题,“宗正之前说老把头带回的粮食是保证孙家寨过冬的最后保证,可这点粮食肯定也不够寨子里吃一个冬天啊?”

“居然还有这么巧的事情。”孙文远笑道,仿佛还聊上一个长相相似的事情,他把禧虎放下的茶盏又递回他的手中,“除了老把头带的这支队伍,我们还派出去了有十来个走山货的商队,他们覆盖霸州、丰州各地,都换回了粮食。这也是我们精细计算过的粮量,少一支队伍的粮,可能都不太好撑过这个冬天。大雪封山后,就不能再外出采粮了。”

“哎,还不是因为咱们自己产的粮,不够自给。”老把头抱怨道,“咱们丰州就是这样,山里面都是宝,但是难运出去。粮食又没那么多人种,就越来越穷。在我们这山里看来,粮食比什么都要宝贵。”

“晚辈不懂风水和农事,但也能看出孙家寨这里应该是块宝地,粮食怎么会不能自给?是没人种吗?”

宗正先接过了话头:“丰州种粮少,那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本身就水土不肥,出不了多少粮。水佑王朝末期,这不还闹过饥荒吗?枫帝据说就是丰州饥荒逃了难,才一步步打下北陆的。他登基称王后,定了‘三十税一’的政策,本来也是好事啊,税额并不高。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