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的女人,多如过江之鲫。
可惜,我们的女食客不为所动。
她只回答了两句话:“食君之禄,为君担忧。岂可因黄金美人,轻易节。”意思很简单,我为储君干事的,怎么能为了黄金美人而背叛储君。
公子玄威逼不成、利诱不成。
他生气了,动了杀机。得不到,就毁掉,也总比最后和我做敌人好。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女食客很喜欢梅箓竹制成的扇子,出入行走,简直到爱不释手的地步。公子玄是个聪明人,他灵机一动,说了一句话,他说:“梅箓如今葱葱郁郁,不知本王可否邀小姐一同赏竹?”
就这么一句,女食客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又过了一阵子,女食客变成了公子玄的幕僚。
经过她的策划密谋,大展宏图,很快的,南诏国易主了,公子玄变成了南诏主。
从此,梅箓竹也多了一个“易节竹”的称号。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间接说明了梅箓竹的价值,比黄金、美人更珍贵。
刘盈知道,胡荼的性子向来斤斤计较,不吃一分的亏。
他用丘总管丢来一张幼子识字签,在自己眼前放上一个饵,必然是有所图,刘盈现在拿不准只是胡荼——他图谋到底是什么。
丘总管坐定在这儿,从袖中掏出一管水烟袋,“啪嗒啪嗒”抽了一阵,没头没脑忽然说了一句话,“姑娘,二少不缺钱。”
没错,胡荼是金主!
这么浅显的事,就算不用丘总管提醒,她也知道。
烟熏火燎,一圈圈灰白的烟雾缓缓散开。
她默不作声等着后话,老头儿低垂着脑袋,就像睡着一样,好半天才听见嘶哑干涩的老嗓缓缓又道:“当然,二少也不缺女人。”
刘盈低笑起来。
这个老头儿说话还真不客气。
正笑着,只听丘总管的声音淡淡扬起,如弥漫周遭的细小的烟粒,有着凝厚的质感,从容不迫地传入耳中,“二少要什么,姑娘这么聪明,怎么会猜不出。”
刘盈心下一窒,从丘总管的这句话里,确定了胡荼图谋的到底是什么。
她沉默不语。
老头儿“桀桀”笑道:“姑娘,您好好想想吧,二少三天后上路。”他拍拍屁股,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根本不容刘盈再说什么。
他的话说得果断。
刘盈如果想跟着二少一起上路,前往天封,必然要答应二少的条件。
刘盈如果对西丘遗址天封不感兴趣,不随二少上路,自然也不必去管胡荼开出什么条件。
丘总管把话说得很死,根本不容第三种折中的选择发生。
如果是胡荼亲自来说,刘盈一准儿有一百种反驳的理由,可是今天来的偏偏是丘总管。
老头儿太了解刘盈在想什么,在她晃神的功夫,就已经离开。
等刘盈反应过来,木已成舟,于事无补。
茶香袅袅,烟气弥散。
草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味奇异地交错在一起,熏得刘盈的脸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刘盈的思绪连带着也一时清醒,一时糊涂。
那只握着茶盏的五指,因用力而骨节泛上淡淡的冷白。
胡荼呀胡荼,用人之道学得不错嘛。
三年不见,果然得对你刮目相看。
她苦笑一声,一口饮尽手心握紧的清茶。
第三章
书房中,静谧的佛香冉冉。
雕花的窗棂,透入暗暗夜色。
坐在窗前,单手托腮的少年男子,清冷的眸光伫在那一院青影氤氲,宛如浓墨泼洒,一片漆黑,他齿间轻轻吐出三字,“她应了?”旁边立着的老儿笑笑,和声道:“姑娘的性子,少爷比我清楚。应没应,不也在少爷的预料中。”
少年男子不答。
小巧古意的窗格中,从这儿往外看,只见得树影婆娑。
岐州的夏夜,自是凉爽舒适。
对有的人而言,粗犷山野、天地一色也许景色更好。
他看着,唇角翘起一丝淡淡的笑,殊不知便是那个决定,草堂中的刘盈竟为之骇然。
东夏律例第一百零三条,“东夏百姓,非云皇手谕,禁往天封。”
没人知道律例中为什么会没头没尾地插入这一条,更不明白违背律例,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只因律例第一百零三条,只有那光秃秃的十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