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朱先生去日本留过学,是吗?
是的。
啊,受过帝国文化的熏陶,到底不一样啊。
是吗?朱四脸上浮起了一片浅浅的微笑。他说,高田先生,我听说你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教授,总不至于连起码的历史都不清楚吧?中国历来是日本的文化母国,这一点,你们日本许多学者也不否认。新石器时代的情况,以及徐福止王不来的传说,我们就不去说它了,仅有文字可考的记载,就表明从汉光武时起,日本便开始源源不断地接受来自中国的文明,包括文字和生产知识。接着他又随口谈到晋代王仁东渡、日本派出的遣隋使、遗唐使,包括僧侣、佛教之间的交往等事实。朱四慢条斯理、不急不躁地说着,但却绵中藏针,字字千钧,我想,高田先生一定比我懂得更多,他最后用很谦虚的口吻说,鄙人才疏学浅,对历史只是略知皮毛,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不对之处,还望高田先生多多指教啊。
高田被他一阵抢白,脸上像降了霜似的难看起来,但一时又找不出有力的反驳,只好恶狠狠地用一种威胁的口气说:朱先生,你们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朱先生不会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吧?
朱四笑了笑。
高田先生,他说,中国还有一句老话,我想你也一定知道,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是何意?
没什么意思,朱四摊了摊手,不过随便说说而已。
哼,那就走着瞧吧!
高田掏出怀表看了看,然后气呼呼地带着人钻进了汽车。尽管雨下得很大,县府门口仍然围着不少人,一些知情的老百姓远远地站在大雨中,目光中充满了无言的愤怒。汽车在茫茫雨雾中轰轰地发动了,飞旋的车轮把泥水高高地扬起,接着汽车撅了撅屁股,便神气活现地开走了。
朱四站在县府的门阶上,直到引擎声完全消失了,仍然一动不动地站着。天色开始黯淡下来,雨越下越大。四周腾起的白色雨雾迷蒙而喧嚣,屋檐下的滴水声像击鼓似的哗哗响成一片,整个天地都恍若置身于一片神秘的喧哗与骚动之中。
朱四久久地站着,任凭充满寒意的雨水飘打在脸上。在逐渐暗下去的光影里,他的表情显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