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温科,你知道啊?跟我说说呗,那神童长什么样子……你怎么走啦?不吃我的鱼块了吗?”
魏干事乐坏了。
还白得一双筷子!
等下午,魏干事赶到一中附小的时候,看到的画面是这样的。
集训老师是五年级的孟得柱。
他是附小最资深的数学老师,也是秦格的舅舅。
附小的阶梯教室里,大大小小的学生分成了三拨。
一拨是二年级的,一拨是四年级的,另外一拨是五年级的。
二年级的这批是参加8岁以下年龄组的,出现的几率不高,因为二年级的难度系数不高,竞争激烈。
四年级的最有希望。
五年的是最后一个年龄组,不过是和初中部连在一起的。
别人都是初二的,五年级只能“重在参与”。
所以孟老师主要是辅导四年级这一组别。
五年级的基本在一边做题,等于放羊。
二年级的被安排坐在角落里,也在做题。
一百道题目其实就是孟老师领到的学习资料,也称之为“题库”。
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小孩子,他的身边是两个女生,都比他高一个头。
一个咬着笔头埋头不做声的是祁心芸。
戳着苹果丁一边喂赵思青吃,一边在做题的是张汉英。
在场有好几个老师,都视而不见。
嘶……
这嚣张的小屁孩不会就是……“神童”吧?
孟老师正在讲题,也就没和魏干事说话。
突然,孟老师指着题板:“赵思青,你说一下思路!”
魏干事一哆嗦,让五岁的小屁孩去解四年级的题?孟老师是不是吃错药啊?
一边秦格提起头来,一脸的憋屈和郁闷。
“先看题……题目是:有一位过路的商人,骑着一匹马,来到一个马场,兄弟两正要分马……看到了没?首先提到商人骑着一匹马?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呢,完全可以说有一位商人来到一个马场,他是开车的,骑驴的,乘轿子的,有区别吗?没有,那么为什么要提到一匹马呢?一定是有用的,接着下……”
赵思青美美地嚼着一颗苹果丁,站到椅子上说着,最后戏谑地看着四年级的大孩子们:“接下来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