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的残阳竟把半天云霭渲染上一层浓郁的血色,在这连绵翻涌着的火烧云映衬下,一行数十人正迎着逐渐被云霭吞没的残阳急急掠行着,当前一人突然惊疑一声落下身影,颇有点沮丧的念叨着“还是迟了么?”。
随行的数十人得到提点后似也感知到了异常而齐齐止住身势,向着渐渐淡化血色的云霭观望,那兀自泛着冷冽荧光的,不是那些杀戮性极强的剑修却还会是谁。
这一行人中有相当一部分见识过这些剑修的实力,说他们心中毫无惧色那也不可能,可是他们依旧没有任何犹豫的远程奔袭而来,他们为的仅仅是心底间的一份执念。
他们正是身受隐门收容之恩的修炼者,虽然他们的来历各不相同,有的出自于早已没落的修炼门派,有的甚至和现今强势复出的修真界有着根源上的联系,但他们都有两个个共同点,第一,他们都不是心甘情愿成为修炼者的。他们当中有的是迫于家族或门派的香火传承而不得以成为了修炼者的一份子,有的更是机缘巧合下被一些隐姓埋名的散修收受而成修炼者,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无师自通的可能......
其二,他们乃是整个修炼界的另类,因为他们具备着当前的时代气息,与那些醉心于修炼的修炼者格格不入,以他们的心性,根基,悟性,终其一生也难以在修为上取得什么成就。
数十年的收容之恩他们可以不用偿还,因为以他们各自的修为而言,对于隐门引领的修行界抑或是此际强势复出的修真界而言,都无异于杯水车薪,没有人会诋毁他们见风使舵或者指责他们忘恩负义,事实上绝大部分修为超过他们的修炼者,于此两方强强碰撞的局势下也只有观望的份。
他们于十个联合门派被修真界或收或灭的局势下,在风闻隐门驰援轩辕门的时刻,他们之所以不远千里的奔袭而来,只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了心底的荣誉感,说贴切一点则是满足感。
数十年间,他们在隐门的引领下为着华夏境内的平静安宁,都或多或少的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还有什么比触目所见的普通人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大都能安稳的生活着而更具满足感呢?
若不是碍于加入隐门的门槛太过于古怪,他们早就是隐门的一员了,时下的他们可以说乃是名符其实的隐门追随者。虽然他们也是修炼者,但谁规定了修炼者除了追寻虚无飘渺的武道抑或成神成仙以外,就不能做点能给自我带来满足感的事情么?
当然,这一行数十人中也有偿还隐门收容恩情的。此行数十人能奔袭至此与其中一人有着莫大干系。其人自称无涯老人,出身来历皆已无人知晓,为人却古道热肠且一身修为不俗,十个联合门派中就是此老所属的巴蜀区域未遭修真界大肆屠杀。
非是巴蜀区域十分幸运的没有遭遇实力强悍的剑修,事实上他们非常不幸的迎来剑修长老司马德辉的亲临。当时刚刚复元的司马德辉出于立威的考虑,很是霸气的提出若当场任何人能接他三剑不倒当即撤走,反之修真界全盘接管巴蜀区域的联合门派,任何心怀二心的修炼者,其下场绝对不仅仅是死那般简单。
然而,事情的发展真应了人算不如天算这句古话。在司马德辉一连飞剑斩杀十多人后,即将引发全场混战之际,感知到异常破关而出的无涯老人挺身而出,不温不火的身受司马德辉三剑而寸步未移,致使其铩羽而归。
至于交手的两人有没有施展出各自的真实实力,外人无从得知。事实上,司马德辉选择集结过半剑修堂弟子寻隙轩辕门的根本原因,就是受了和无涯老人的这次交锋的刺激,试想,修行门派随便出来了一人,就能承受其全力一击,这样的人到底还有多少?他司马德辉心中没了底细,修真界还拿什么和修行界以及背后的隐门相抗衡?
即管很多修行门派已经脱离了当前的时代,几近与世隔绝的他们却自有一套传递消息的方式。当得知修真界集结实力意欲屠戮轩辕门之际,无涯老人再度挺身而出,一番说教之下竟得数十位志同道合的修炼者附和。
此刻,能不远千里奔袭至此的他们,自然早就把个人生死抛之度外。当下,数十人没有丝毫顾虑迎着盘旋于半空的剑修们奔行而去。
是时,兀自徘徊不定而难下决断的姚蕙兰,竟万分诧异的感知到数十人掠空而来,随着一连串的身形落地之后,只听当前一人略一扫视局势后,竟似识得司马德辉一般,语气淡然的轻喝道:“剑修长老可还有与老朽再战之能?”
天至真人自然早已察觉到这群不速之客,然则于此微妙的局势下,也无暇分心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