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轰隆隆……轰隆隆……”在一片疯狂的爆炸声后,整个新墙河畔的102师防区几乎都笼罩在一片火海当中。
天上的飞机也向南岸的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机枪从这些飞机上吐着火舌,子弹象密集的火网向南岸阵地覆盖下来了。
日军趁着航空和地上的炮火打击,对新墙河的中国守军又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而且这次进攻规模远比昨天更猛。攻击面也是全面铺开的,一部分日军迅速地修复好了在新墙河上那条铁架桥。
原来在昨晚日军转换攻击线路时,他们就做足了准备修理这座桥。只等到天亮后通过炮火的覆盖式打击时,对岸中国军队疲于躲避炮火的时候,一举将桥修好了。
等炮火刚停下来,日军的坦克就冲上了桥,直向南岸阵的中国守军扑了过来。就在坦克冲过铁架桥的中断,马上就要到滩头时,这边守桥的官兵已从炮火中拱现了出来,他们迅速抢占桥头工事向准备突过河来的日军射击。
后面的重型追击炮也对好了早就标好的射击绪元,几发炮弹落下去后便精准地把铁架桥打断了,冲在最前面的那辆坦克应声栽到了河里。
日军好不容易准备好的突击线路又重复了昨天的战况。即使他们比昨天的进攻规模大,也无法逾越305团有效的阻击,正面阵地又牢牢地控制在了他们这一边。
只是这次日军的进攻面太宽,新墙河北岸所有的区域几乎都有日军的进攻突破点,而且分不清是佯攻还是主攻。
这样就把南岸守军全给扯散了,各团之间无法做到粗互协防增援,几乎全都进入了沿河阵地对来犯之敌进行阻击。
日军这种至少一个师团的正面进攻力量的冲击力是强大的,加之以南岸阵地已被先前的那通炮火和飞机轰炸,防御体系已被打得七零八落了,阵地上的官兵们全凭着作战经验和勇敢精神在那里拼死抵抗。
从这种战场态势上看,日军突破防区只能是用分钟来算计了。
果然,最先被日军突破过来的,是306团的防区。他们同样是沿习昨天的战术,通过骑兵强突过大河湾宽阔的滩涂地域了。他们重走了当年进攻25师防区的老路,很快就冲突过来三个纵队的骑兵了。
河滩阵地一失守,日军步兵很快就冲到了河岸的竹林地段。在这里防守的三营二连经不住骑兵队伍的冲击,只得把临江的阵地丢弃,仅剩的人员退到后面的山坡段与一连相接。可就是这样也拦不住日军骑兵冒死冲击过来的。
他们冲过了几十匹马,但后面跟随的日军还是被他们堵在山垭口以外,只能眼睁睁地让突过去的日本骑兵在他们阵地的后面折腾了。
本来二连还想抽人过去对付成孤军深入的敌骑兵,可跟着渡过河来的日军实在太多使他们无法分兵了。
更麻烦的是,从另一个方向也出现了敌骑兵冲过了,骑兵在他们阵地后的冲闯严重影响了这些防御部队的作战,同时也扰乱了他们的坚守阵地的信心。陈团长在山后的指挥所看得真切,他也急得没有办法。因为防区太宽,各兄弟连队已经很分散了,无法相互支援。一营守卫的毕家山阵地又不能调动一兵一卒,那里关系到师指挥部的安全,无论如何也不能调动的。他又刚把警卫连调出去对付先突过来的敌骑兵,现在指挥所就只剩下了一些参谋和勤务人员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只能抓起电话请师座调就近的305团分出点人来给他增援了。可柏师长给他的回话让他大为失望,他告诉陈团长,现在所有的防区都受到日军的全面进攻,他们不可能调出机动人员来增援。306团只能顽强抵抗,尽量做好与305团的相互配合迎敌,机动地运用兵力,但有一条死命令必须遵守;那就是决不准后撤,违令者不管是官是兵一律军法严惩!听到师座这么严厉的喝斥,陈希周团长近乎绝望了。在淞沪战场上他们虽然也是成孤军向敌人的阵地猛冲,那多少还有友军在两侧围攻,那种围攻方式心里还是有底的。在石门的战斗虽然激烈,可后面出有预备队接应,不管怎么说,冲杀过后还能收集残部,后续跟上的部队也会及时接上来。那几次战斗虽凶险,但至少部队的建制还能保证存在的。可现在的情况就不是这回事了,日军从多个方向扑过来,现在已谈不上有防御重点了。虽然此时还在阻击胶着敌人的步兵,但他很清楚,只要有一个点被日军突破,他的这些阻击连队都会被日军反过来围歼的。
到时要考虑的就不是什么撤退的问题了,只怕想突都突不出来的了,难道要把306团拚光吗?!
他不想接团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