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谢鸿儒便带上聂涛和四名队员来到战前指挥部,与那里等待的几个军官一道上了车,他不愿坐前面的吉普车,只是跟着几个司令部的警卫战士及这几个别动队员坐在大卡车上。
昨晚徐焰就跟他分好了工,他负责去后面的王复泰村选择师指挥部场地。徐焰去河对面的部队那里了解情况和接洽换防的事宜,只留下了韩双刃和余炳光这几个人配合警卫排守驻地。
二辆卡车往回走了三、四里地,便拐向一条小路向一个两山相间的山谷开去。转过几丘荒芜的水稻田,在一片树林繁茂的山坡下闪现出一个不大的村庒,虽然山坡和池塘边有几间土坯茅草房子,却没有人和鸡犬,显得很荒凉清静。
可一进到这个村口便闻到了一股恶臭味,只见几间倒塌的房子废墟上和山林边的地方胡乱摆着一些尸体,还有死了的战马和车辆轱辘散落在其中。
这些尸体已很腐烂臃肿了,看来是很久没有人来过这个地方。
他们停下车,一个参谋官认真地打量这个地方,也仔细地察看了这些牺牲了的士兵,他沉思了一会后。小心翼翼地从这些尸体中走过去向预定的地方前进。过了山坡小道便出现了一片水田和塘坝。他们上了山坡,找到了一个靠山而建的房子。
这个房子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整体还算得上比较牢固,似乎是这里的一个稍有钱米人的村农房舍。
选好师指挥所后,参谋长官没有打算从原路返回,他要司机把车开回去,然后要求谢鸿儒他们一道绕过靠屋后的山岗。
等他们从这处山岗翻过去后,看到了后面正是新墙河的另一个大回水湾水道,河道中间还突起了一片沙堆,是一处宽阔的河道。
那个参谋官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当时25师就是从这个方向迎击渡河过来的日军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我们翻过前面那个山弯坳,一定能看到更多的尸体和丢弃辎重物品!”
另一个军官问道:“那为什么呢?”
“你们看,从这个狭长的山隘口过去就是河湾,这个河湾离我们防御的那个地方相隔大约二、三千米,而且从这里强渡新墙河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从山形走势判断,转过那个山隘口应该就是较窄一点的河道了。
这样的地域是不适合大部队强渡新墻河的,因为日军突过河堤便要面对临河的山岗上伏击的部队。从山岗上的树丛杂草中可以俯视河滩上进犯的敌人。这种有仰视位置和掩体的防御阵地优势地域,决不会被进攻方会选择的。
这样的地势我方也会相机部署,如果兵力不足的话,布防那个山岗上的人应该不会很多。从刚才我们进这个山坳看到那些尸体的情况分析,当时的战况肯定是在很突然的情况下进行的。
日军很可能是从这里绕道过来避开正面强渡新墙河。以前面临河的山岗正面吸引我们的火力,而另派一支部队从右侧的大河湾道抢渡过河的,因为大河湾虽然宽阔但水比较浅,这从河中央突起的沙丘就能判断的。”
谢鸿儒见他讲故事一样地说此前的战斗,就象亲历了一样的神态,觉得这个参谋官有点夸夸其谈。便插嘴说道:“你又没有参加战斗,怎么会知道和这么清楚呢?……”
“哈哈,谢队长,能看出这些也不算什么的。因为如果我是处于进攻方的话,在正面撕不开口子的情况下,也会这样选择的!
我判断当时25师可能把主力人马都增援正面战场上去了,这里兵力就会单薄。但是我军的指挥官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我们刚进来时看到的那些遗体的情况,他们是在那个位置与突破过来的日军接上火的。可见他们来增援这里时,这边已被日军突破了。”
“那你又凭什么肯定那些人是来增援的呢?”
“这主要是看他们的当时牺牲时的情形了。”
这个参谋说到这,也不想啰嗦了:“走吧,我们先去看看右边的河道,再去看那边的山岗吧!”
他们一行刚穿过布满竹林的小山坡,便看到了前面开阔的河沙绕着河滩,而在河滩上却只看到了一些破碎的衣服和呈黑块状的凝成大片的黑沙块。
这个参谋指着这些东西说:“这里才是日军突击攻过来的地方。这里显然是被日军攻上后打扫了战场的,日军的尸体已被他们清理走了,留下了这些干了的血沙块。
我们刚在竹林里见到的那几具尸体应该是仓惶过来阻挡日军的战士,他们没有抵住突破过来的日军。”
“既然这里这么重要,25师为什么不派重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