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查到,去年6月,计采楠从西城区搬到虎坊桥,弟弟计旭,也迁到了南池子九道湾××号……
听到这里,曹纯之心里“咯噔”―下。南池子紧靠中南海,解放后,我党政军的许多高层领导也都住在这一带,这可不能疏忽!
杨奇清望了老曹一眼,继续说:“我们最近得到可靠情报,国民党保密局正在拼命活动,抓紧破坏毛主席访苏。为此,部里已命令侦查处处长李国祥、副处长苏玉涵亲自出马,全力投入侦破。你们的任务就是要迅速拔掉敌人的潜伏台,切断他们的空中联系!你必须立即查清计旭的真实面目!”
曹纯之当即决定由外线组的侦查人员分别扮作餐厅服务员、门票售票员,秘密埋伏在漪澜堂内外,对来这里聚餐的人员进行严密监视。他则和有关人员一起,搬出缴获的《国民党军警宪特花名册》等案卷,伏案认真审查。好不容易在北平特警训练班最后一期毕业生名单中,查到一个叫计兆祥的学生。
在押特务林志宝、马会川是计兆祥的同学。经他们确认,计兆祥即是计旭。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但是,要抓住狐狸,工作依然相当艰苦。
12月6日中午,一辆列车徐徐驶出北京车站,这就是毛主席访苏乘坐的专列。车上悬挂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杨奇清和铁道部长滕代远、铁道部公安局长冯经等同车护卫毛主席。每到一站,他们都要下去检查一次,及时与前方的同志取得联系,以保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
与此同时,美蒋特务也在积极行动。
就在毛泽东离开北京前往苏联的途中,蒋介石的特务头子毛人凤与美国驻台顾问布莱德,正密谋策划如何在大陆进行暗杀活动,为国民党反攻大陆服务。
当得知毛泽东访苏的专列已经出发,布莱德立刻站起来叫道:“这是刺杀毛泽东的最好时机!南北朝鲜战争就要爆发,毛泽东此时出访苏联,对美国、对台湾、对朝鲜战争,都极为不利。”他望了一眼毛人凤,说:“你们必须立即选派最有经验的行动人员去大陆督战!美国中央情报局希望在毛泽东到达莫斯科以前,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
听了布莱德的话,毛人凤当即向机要秘书口授命令:“按计划行动,赴大陆人员必须准时到达指定地点。东北地下技术纵队采取两套作战方案,从两翼围追堵截毛泽东的专列,除了迅速破坏长青十四号铁路桥以外,再在哈尔滨车站埋下定时炸弹。立即通知××国驻苏办事处,请他们协助侦查毛泽东在苏和回国的时间、行程、路线。命令计兆祥,从即日起,每天三次报告指挥情况,进一步加强空中联系,为此,除奖励计兆祥2000美元以外,由国军中校台长晋升为上校台长。”
毛主席出国时,一路平安,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是,在回国途中,敌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呢?现在,摆在侦查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是,能不能准确无误地抓住敌台,这是胜利的根本。
这天凌晨一点多钟,那个和计兆祥住同院的旧警察,匆匆赶到指挥部报告:“计兆祥正在发报!”
下午两点,李国祥郑重地签发了侦破命令――“关于侦破国民党保安局北京潜伏台一案的命令:只捕计兆祥1人。”
1950年2月18日,成润之、曹纯之率人赶到现场,曹纯之在计兆祥屋里看了一遍,蓦然,他发现天花板上的那幅《牡丹图》,大声命令:“把电台取下来!”
侦查组长辛立荣闻声而动,立即拉来一张桌子,将一条板凳架在桌子上,一脚跨上,推开《牡丹图》,露出一个黑咕隆咚的大窟窿,里面什么也看不见。辛立荣掏出手枪,纵身一跃,跳进了天花板里面,侦查员也紧跟其后,爬了进去。
一会儿,辛立荣从天花板上面取出一台美制SST-1-E型25瓦电台,一支美制手枪,一本写在《古文观止》上的密码本等罪证。
毛人凤并没有彻底死心,他还把一线希望寄托在“东北技术纵队”的行动上。
这天傍晚7时左右,一架没有任何国籍标志的飞机,在悄悄地沿着朝鲜东海岸飞行。它嗡嗡地穿过鸭绿江,又飞过吉林的大片原野山峦。当飞到离哈尔滨不远的一处山林上空时,低低地来回盘旋了好几个圈,它显然是在寻找联络信号或者选择空降的合适地点。
过了好一会儿,飞机上抛出两个黑点,徐徐下降,逐渐放大,转眼之间,便降落到了地面。
成润之带着哈尔滨公安局的几名侦查人员,早就等候在这里的山林之中。
“不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