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北地最强的两大诸侯公孙瓒、袁绍开始拉开北地争雄的序幕。
先是公孙瓒从弟公孙范在渤海打拉起对抗袁绍的大旗,紧接着公孙瓒又派严纲以及刘备三兄弟统领三千白马义从为先锋南下冀州,准备从旁策应公孙范。
袁绍闻知此消息一时震惊不已,急忙之下派出河北四庭柱之三的颜良、文丑、高览三人统兵六千阻击白马义从。
紧接着,严纲所部与颜良所部在幽冀边地发生一场恶战。最终,以两败俱伤告终。公孙瓒一方损失一千多白马义从、一千常山义从;袁绍一方则损失五千步骑,河北四庭柱之三的颜良、文丑、高览三人统统负伤。由于公孙瓒、袁绍两人均对战果甚为不满,所以两方都不谋而合的将此战有关消息全部封锁……
幽州边地,公孙瓒临时军营中。
“你就是赵云?”公孙瓒打量着眼前的赵云欣然道,“听严纲说你精通骑战,这次能够打败袁绍军,你居功至伟。”
“回公孙瓒将军,在下正是常山赵云赵子龙。”赵云微微一拱手,面色诚恳道。在公孙瓒身上赵云感觉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大汉槐里侯皇甫嵩。公孙瓒本就仪表不凡,再加上多年在北地扛击外族,浑身更是多了一股果断之风。和皇甫嵩相比起来应是锋芒略胜,然则内涵略有不足。
公孙瓒却不知道赵云心中已然对他有了些许定论,而是突然意味深长的看着赵云道:“听说你们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
在一旁的刘备不由大急,师兄这话难道是怀疑赵云吗?刘备正准备出言为赵云辩解,却见赵云不卑不亢道:“如今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郡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你。”
赵云继续道:“将军你北抗外族之寇,内定黄巾之乱,比起袁绍实乃强了不知多少辈。然则还望将军广施仁政。因为云追寻的乃是仁政所在,非为私君也。”
公孙瓒面色阴晴不定的看着赵云。你这小子竟敢如此看不起我,要不是严纲和玄德对你推崇备至,我怎会放低身价亲自接见于你,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刘备正为赵云的“仁政所在,非为私君”暗叹不已,却发现公孙瓒正一言不发的盯着赵云,而赵云也是一脸正色的对视着公孙瓒。
刘备急忙道:“师兄,不如将子龙划归到我麾下吧。”刘备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并不是想要跟公孙瓒抢夺赵云,而是刘备很清楚,要是这时候让赵云在公孙瓒麾下,难保公孙瓒不会处处刁难他。
“不。”公孙瓒摆手否定了刘备的提议,看着赵云道,“既然严纲说你精通骑战,那就调你去白马义从吧。白马义从除了严纲这个总统领外,还有三个副统领,每人各统领一千白马义从。正好白马义从的一个副统领在之前的恶战中不幸战死,你就负责组建一支千人队的白马义从吧。”公孙瓒说的恶战自然就是让白马义从损失过半的幽冀边战。
刘备有些不敢相信的公孙瓒,师兄这是要干嘛?竟然让赵云做白马义从的副统领,以师兄的性格不让赵云去统领老弱病残就怪了。虽然刘备觉得赵云就算做白马义从的统领都不为过,但是如今赵云可是得罪了公孙瓒啊。
赵云却没那么多想法,只是认为既然公孙瓒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那自己就一定要办好。当即诺道:“末将赵云,领命。”
“好了,你下去吧。人就在你的常山义从挑选,战马和兵器盔甲的事就去找严纲。”公孙瓒仍是面无表情的挥手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耐烦。
“嗯。”赵云没有多说一句,而是对着公孙瓒和刘备微一拱手,就返身走出帐外。
“师兄,你这是为何?”待赵云走出营帐,刘备一脸不解的看着公孙瓒。
“玄德,你说的什么?”公孙瓒一脸不悦的看着刘备狡辩道,“我不明白。”
“师兄,你明明不满赵云出言挑衅于你,为何还要让他去统领白马义从?”刘备盯着公孙瓒追问道。赵云那句“仁政所在,非为私君”简直是对师兄赤裸裸的挑衅,幸好自己让云长他们和国让(田豫)安置常山义从了,不然今天要是有除了自己在场的第三个人在,恐怕师兄当场就发作了。
“有吗?”公孙瓒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之色,嘴上认识云淡风轻道,“你和严纲不是对他推崇备至吗,我让他做白马义从的副统领难道不对吗?正好过不久我准备继续南下冀州,刚好看看他的本事。”
刘备闻言一怔,公孙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