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菁菁自有打算。
只是眼下各种条件都不成熟,她也暂时没有能力去做。
这几天又下了几场雨,时急时缓,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卫菁菁一直不太喜欢用猪油做菜,便想找植物的油籽来代替,可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好像都不种植油菜,明明是极好的素油,他们全都把这种植物当做野菜了。
也就是说,在油菜还没开花时,他们就摘了叶子来吃,等油菜开花结果后,他们全都当草芥来处理了。
简直是暴殄天物。
卫菁菁老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一直在攒油菜籽,经过了几个月的收集,家里也攒了不大不小的一麻袋油菜籽。
有了榨油的原料,就要有榨油的工具。
这里不是现代,没有什么自动榨油机一类的东西,卫菁菁便一个人趴在房里画了一天的设计图,终于弄出来一个像样的图纸,然后带着这些东西去镇上找铁匠和木匠做了一个榨油的工具。
工具虽然有些大,但做出来之后,她倒是觉得还挺实用的。
这个榨油机,必须放在火盆上面才能使用,卫菁菁虽然没榨过油,但也清楚,菜籽油得在高温的情况下才能榨出来。
她在工具的最上面设计了一个铁斗,负责把菜籽油放进去,然后菜籽就会漏进工具的“肚子”里。
在工具的外面,有一个木质手把通向里面连着的两块铁皮,通过人为的搅动,带动里面的铁皮相互靠拢,最后将漏下来的菜籽榨好,还有一根铁棍将渣滓推向一边,油就从另一边的一根管道中流出来啦。
一开始卫菁菁没有掌握好火候,菜籽油榨出来便有些浑浊,但试了两次之后,油便开始变得清澈了。
卫菁菁对这个发明格外的满意,毕竟通过这个办法,她以后就告别猪油做菜的经历了。
还真是养生又健康啊。
试了几次菜籽油,卫菁菁还不满足,打算试试花生和向日葵,经过她不断的改进和变化,终于完善了榨油机,他们家里,也能吃上清亮的素油了。
但卫菁菁并不满于此,她不仅自己推广,还把榨出来的素油带到镇上去卖,一开始人们都没见过这种素油,都不敢尝试,卫菁菁为了能吸引顾客,便第一时间带去飘香楼里做菜。
这下子,一炮打响了她家素油的名号,每次卫菁菁榨的油带去都会被抢购一空。
卫菁菁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所以在一开始就刻意把素油的价格提高,后来,素油变成了镇上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东西。
俗称“液体黄金”。
虽然价格比黄金差一些,但这样形容,是说她的素油很珍贵了。
存够了钱之后,卫菁菁便考虑把家里的一间房腾出来,专门做榨油坊,她一边去别的地方收购菜籽和葵花籽,花生和黄豆一类的东西,一边又拿回来榨油,赚了个盆满钵溢。
这样忙碌了一段时间后,端午节便到了。
村子里的人早早就在开始割蓼叶,驱五毒,卫菁菁肯定也不例外。
她一大早就在家里煮了粽子,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完粽子后,便坐着林家的牛车去镇上看龙舟比赛。
离镇子旁边两里地的距离,有一条大概有两百多米长的河流,这个时节正好雨水充沛,此地的知县便找了不少的凫水好手举行划龙舟比赛。
这还是卫菁菁来到古代以后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又热闹的活动,可能是被周围热闹又欢乐的环境影响,她的心情也莫名变得好了起来。
南宫逸在京城便见过不少比现在还要大的活动,所以有经验的他知道这一天河边会非常挤,就提前在河边的一处酒楼上订好了位子。
卫菁菁带着采薇和采桑,一家人坐在包间里,一边品茶一边吃点心,还能看到窗外如同离弦之箭的小船划过,周围的呐喊声,叫好声和小贩卖东西的吆喝声混成一片,格外的热闹。
采薇和采桑两个虽然性格比较成熟,但毕竟还是孩子,在屋子里坐不住,没一会儿便嚷嚷着想要出去逛逛,卫菁菁心想他们反正认得路,她便允许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她跟南宫逸两人。
南宫逸今天换上了他那套白色锦缎绣金线的袍子,头发难得用一根青色缎带系了起来,他一身的贵气便暴露无遗,在来的路上,引得许多妙龄少女偷偷张望。
唉,身边有个大帅哥虽然看着挺养眼,但奈何实在是太过于招蜂引蝶,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
卫菁菁有些渴了,喝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