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204章:长枪永守大唐魂

204章:长枪永守大唐魂

帅帅令!斩城头银甲红袍将军头颅者!赏黄金千两!官升三级!”

城头众高昌军闻声纷纷如见了血的蚊子一般,朝李浩涌去。

唐军将士见敌人居然想围攻李浩,纷纷来援,众人且战且退,很快便到城楼之下,只剩五百人了。

此时此刻,城头已被高昌众军占领,并且他们纷纷往这边涌,意欲斩下李浩头颅,立下偌大军功,至于进城,都被他们暂时遗忘了。

唐军誓死守护李浩,李浩也亲自参战,陆云一直护在他身旁,虽说陆云武艺高强,但在乱军之中,他也无奈,他和李浩都已受伤,还好伤势不重。

高昌军为了黄金和官升三级的诱惑,疯狂厮杀,比吃了兴奋剂还恐怖,数千人围着仅剩的几百唐军,不能猛攻,然而唐军拼死作战,守护他们心中最后的信念,就是不让高昌军攻不进去。

“长枪永守大唐魂!”众唐军高喊着口号,一个个不要命地守护李浩和他们身后的唐旗,原本就鲜红无比的旗帜被鲜血染得更红,连金黄色的“唐”字都被染成了红色,其时,南风正劲,将唐旗吹得噗噗直响,仿佛是为大唐的热血男儿们鼓劲。

李浩已经换了两柄刀了,这第三柄刀也卷口了,他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身上伤口越来越多,流血过多的他忽然感觉好疲惫,但他不敢停,也不能停,他只知道不停地杀,不停地杀,千万不能停

“呜——”城外敌军阵中忽然传来号角之声,数千高昌军士纷纷一愣,接着便听到传令兵在城下急切大喊,“有敌军劫营,速速回营保护大帅!”

经过了连续两天的廷议,驰援庭州之事终于定下来,由吏部尚书侯君集带着一百亲卫从长安出发,开往凉州,从凉州府调兵两万,驰援庭州。

临行前一晚,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前来拜见他,名义上自然是为他践行,实则给侯君集带来了太子的话:“庭州无大碍。”

侯君集混迹官场多年,听到这句话后立即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接下来就看他的意思了,是要帮李浩,还是站在太子这边。

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根本就是一道送分题,李浩算老几,虽说有才,也颇得皇帝赏识,那又怎样,李承乾可是太子,未来大唐的主人,侯君集几乎没有多想,就选择站在李承乾这边,一路慢悠悠地行着,能拖则拖,名为驰援,实则缓援,按照他的速度,赶到庭州起码要半年以上,估计等他赶到庭州的时候,李浩的尸骨都找不到了。

庭州这边李浩刚收获了近千石玉米,还有一千多石玉米在二十多天后成熟,再过两个月多一点,还有近两百亩的玉米,那可是数千石的玉米啊,有了这些玉米,绝对能撑到入冬,庭州的粮食危机暂时解除了。

收割完玉米,李浩立刻就派人耕地播种,继续种玉米,这还不够,他又将城中一些房屋拆掉,将那些拆了房子的人集中到帐篷区居住,清理出来的地方用来种玉米,他要把冬天的粮食也提前备上,现在对于李浩来说,没有什么比粮食还重要了。

高昌围城一个月了,然而庭州的百姓们已经吃上了玉米饼,李浩发现玉米真的特别适合在庭州种植,因为这里日照强,种出来的玉米糖分较高,不怎么苦涩,而且由于生长周期延长了一个月,磨出来的面粉也比较细腻,不会糙嗓子,吃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他的这个变异玉米真是救了他一命,还救了全庭州百姓的命。

张猛并不知道庭州城中境况,按照他的计算,庭州应该已经断粮很久了,但每天依旧看到许多唐军在城头守城,这就让他很疑惑了,于是他派出三千兵士进行了一次试探性攻城,被毫不留情地打了回来,事实证明,唐军依然很猛,没办法,继续等。

又等了十天,张猛发现城头上的守军居然增多了,他不信邪,再次进行试探,损失了数百兵士性命,得到一个证明,唐军现在生龙活虎,非常精神。

唐军精神了,张猛却神经了,他感觉自己被曹田给骗了,说好的庭州缺粮呢,说好的粮食不足一月呢,现在都多久了,何止一个月,他却感觉唐军越来越猛了呢,当然猛了,现在唐军每天都进行训练,能不越来越猛吗。

又过了十几天,张猛感觉快熬不住了,麯文泰给他期限是两个月,超过两个月拿不下庭州,后果可就严重了,他可是在奏折中立下了军令状的,就算麯文泰念在他往日功绩上不处死他,起码也是削爵夺封的处罚,总之下场不会很好。

一想到这些,张猛便焦虑不堪,又苦熬了三天,距离最后期限只剩两天了,他决定,攻城,不管攻得下攻不下,总要试试,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