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的进行一系列调整,让鸠山理隆这个老将也十分佩服他的胆量。宫本月香把第11旅团和第18旅团,还有第5旅团取消,反正也没有多少人,把三个旅团完全合到一起,成立了牡丹江第1.第2.第3独立守备队。这一来牡丹江等于多出来一个特别大的独立部队专门是对付猛虎军的。
宫本月香也狂得很,根本不和鸠山理隆商量,完全是自作主张。但是宫本家族在国内有人使上力量,想把他的大佐临时军衔变成永久正式军衔,那他就一定要做出成绩。力量用到位,宫本月香上报的情况关东军训练总监基本全都同意。
经过整合,牡丹江警备司令部没有了旅团番号,成为第1、第2、第3独立守备队,而这些部队自然归宫本月香指挥。
宫本月香好像对宁安有感情一样,把指挥部设在了宁安,他一个牡丹江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却在宁安有一个单独指挥机构,这恐怕也是日本军事指挥上的奇葩。不过只要能消灭猛虎军,关东军当然不在乎宫本月香怎么弄。
在宫本月香心里,他连建功立业往上升的心思都没有,他的目的就是打败萧克,消灭猛虎军。其实在宫本月香心里,何尝不是以把战争当做他个人仇恨,一定要击败萧克,让自己名震天下。
宫本月香怀着这样的心思,开动脑筋想办法,把他自己这段时间酝酿的想法,一步一步开始实行,他相信给自己时间,一定能打败萧克。
宫本月香在进行他的准备,黑山猛虎军方面也在进行调整。这一战歼灭日军两万来人,但自己损失也十分巨大,特别是最后消灭第11旅团的战斗,是猛虎军第一次碰上日军劲旅。
小泉纯的名字也让猛虎军的人记住,这家伙确实很厉害,如果不是后续三个团及时赶到,谭杰可能真的就败了。猛虎军以低于一倍的兵力败了也很正常,但谭杰却认为不正常。以二比一的兵力败给日本人,他难以接受。
战后总结会上,萧克提出来,这一战最大问题在于不应该提前发动进攻,对日军的轻视,才是损失过大的根本原因。如果拖上几个小时,等三个团到达,以相同的兵力进攻,猛虎军不会有如此大的伤亡,一夜的战斗,日军一个旅团逃走三千多人,留下了八千人,但猛虎军伤亡了三千多人,战果也是二比一,如果这样打下去,没几次猛虎军就要打光了。
日军有后续兵员补充,猛虎军却没有。黑山太小,不足以对猛虎军补充。周围地区全在日本人手里,也没人敢参加猛虎军,毕竟他们家人全在日军占领区。
一旦被日本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再一方面,猛虎军势力太小,一般人也不敢跟着起来抗战,万一猛虎军失败他们就……
这种自私的思想并非几句口号,几次宣传就能改变的。事情到了如今,萧克才明白,后世那些大学的学生说东北人汉奸多,萧克很不服,可如今也不得不承认,东北的人确实如此。并不是他们想当汉奸,而是一般人心里根本没有国家概念,也没把日本人上升到侵略者的地步。
在东北普通百姓心里,日本人和苏联、满洲国、东北军阀他们都一样,不过是统治者而已,区别就是谁对老百姓好一些。对老百姓好,当然就支持,不好的就反对。
日本人烧杀抢掠那是在关内,在东北以多少年过去,日本人早就不那么干了,所以黑龙江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有危险又怕没命,当然不会跟着萧克起来抗战。如果猛虎军实力强大,能控制更多的地盘,他们当然愿意跟着猛虎军。
当了解到大部分人心里想的时候,萧克脸色有些苍白,好长时间说不出来话,让他有吐血的感觉。当亡国奴,还当的心安理得。就在他气得想杀人的时候,转念一想,心头又平静下来。
后世那些哈韩、哈日的人呢?他们什么时候记得国家民族仇恨了?三千五百万生命的冤魂,还没过去一个世纪,国人有多少人还记得。上日本旅游,去日本购物,中日友好。
竟然一个连婊子都不如的AV女星,也有那么多人崇拜,追捧。那可是全民文化达到初高中的时代。还能奢求这个时代人,能有那么高的境界吗?直到今天,萧克才真正的领会鲁迅当年的愤怒和不平,才能理解谭嗣同为什么要用鲜血生命来警醒国人。
不管他心中多少不满,有多么愤恨,但他不能不要这些百姓,不能不管他们。正像李光红说的,思想教育也和军事作战一样重要,工作队的任务不比猛虎军其他部队轻松,他们更加重要。
这些种种原因,让猛虎军招兵扩军很困难,这么大的损失萧克确实损失不起。对这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