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抗日之铁血山林队 > 正文 第116章 退避三舍又何妨

正文 第116章 退避三舍又何妨

第116章退避三舍又何妨

萧克思考再三,他不能不做准备,面对一个师团的进攻,虽然相信能最终打败日军,可他不能不顾忌眼前。他最担忧的不是战场上伤亡多大,那毕竟是自己有伤亡,鬼子也好不了哪去。

他最担心的是日军的三光政策。上次鬼子进攻,铃木重已然那么做了,沿途的几个村子被烧毁,只是萧克有准备,村子里的人全部撤离,对鬼子可能进攻的村子进行了坚壁清野。

铃木重也过于狂妄,认为一战可以消灭猛虎山林队,所以并没对其他方向发动进攻,而是直取东山营。

可这一次河村恭辅好像并不狂傲,他能忍耐一冬天时间,一直到天气转暖才进攻,就不能不让萧克有所防备。

根据地太小,养活不了那么多军队,但是过大又防御不过来,这也是一个矛盾的地方。

当天下午,萧克召开各村镇的全体会议,这一次聚在东山营里的人员最齐了,全是各地的主要领导。会议开了一下午时间,制定出几套方案,当天夜里所有人开始行动起来。

猛虎山林队的辖区百姓差不多全出动了,按着萧克的吩咐进行转移。刘五树,张天虎这些人也派出人赶往牡丹江,这是一个最大的行动。会议上所有人都觉得萧克的想法真奇怪,连这样的办法也能想到。虽然不少人觉得憋屈,可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老爷岭深山之中,几千人在干活,这是萧克想了很长时间,想出的办法,那就是转移。虽然被有些人认为萧克这是胆小,逃避鬼子,但萧克并不在这么认为。审时度势,认清自己不做无谓的牺牲,保存力量寻找机会,消灭鬼子,坚持持久抗战。

萧克的这个决定得到了李光红和黄瑜的支持,抱病参加会议的黄瑜也一直坚持开完会,然后随着第一批撤走的猛虎医院,进入老爷岭山中。那里就是萧克开辟的第二根据地中心,这恐怕不是一个小工程,地形和地点是特意选出来的,易守难攻。

萧克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那就是他真的担心鬼子采取四下出击,并不攻打东山营,而是把目标对准周围的村镇。从横道河子开始一直到长汀,火龙沟,再到大石沟,北到牡丹江范围太大了,以萧克的兵力根本守不住。如果在这一片区域内和鬼子进行游击战斗,那这些百姓就得遭殃。

为此萧克决定把猛虎山林队撤离地形不算险要的东山营,把指挥中心迁入宁安以东东宁县的老爷岭山中。那里山高林密,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大批的百姓向山里撤退,主要是东山营周围的人,大部分撤向山里。这么做的重要原因就是东山营离牡丹江太近了,牡丹江的外围防线一个是宁安,一个是旧街,而这两个地方恰恰在萧克手里。

按李光红提出的,最理想地点是红岩地区,那是火龙沟以里到长汀之间广大山区,这向南一直到亚布力和韦河,双峰山地形更加险要。但萧克不能向那里撤退,因为大深山区是安全,但却没有土地,怎么养活大批的军队。再说无论怎么坚守,毕竟是四面受敌,而向东扩展进入老爷岭,那是东宁地界,距离苏联又近了一步。

刚刚修建好的大石沟机场被拆毁,虽然大家都觉得可惜,那是好几千人一冬天的心血和汗水。可谁也没办法,不能留给鬼子。萧克必须压缩自己的核心根据地,此时他还不是扩张的时候。

这一次恐怕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只要能干活的人全体出动,昼夜不停的准备。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日军第1师团已进入牡丹江,他们什么时候进攻,萧克也不知道。侦察队也好,潜伏在牡丹江的情报人员也好,还无法知道河村恭辅的作战计划。

萧克只能争分夺秒的准备,把重要的设施和一批机构人员撤进老爷岭山区,把中心地点设在了黑山镇里。这里是萧克他们起家的地方,也是他穿越来的地方。也就从这里他参加了黑山山林队,当知道这里是日军东宁要塞外围的时候,萧克不得已带着人撤出来,前往四方台,为的是靠近朱家店军火库。

一年多时间,萧克他们又一次返回来。这次挟着消灭第11独立混成旅团的余威,猛虎团一直攻击到这里,直到接触日军第5,第7两个国境守备队,没能突破太平岭日军防线才停下来。

根据萧克的要求,刘五树和张天虎这些人主动的前往牡丹江告密,表示投降大日本皇军。他们周围的各村子,各镇子也联合起来,表示欢迎大日本皇军到来,答应为皇军带路。

一时间,以东山营为中心的各村镇全表示归顺日本人,弄得河村恭辅有些难以相信。难道真像中国人说的那样,萧克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