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再返东宁
萧克一愣,齐青是侦察队的,并不是警戒部队,他们报告应该是周围的鬼子情况,怎么张嘴第一句是有情况,问道:“发现了什么?”
齐青说道:“寨主,你还记得飞鹰寨吗?”
萧克点头:“记得,怎么了?”
齐青说道:“孙超带的小队进入宁安以东侦查情况,他们为了躲避鬼子搜索队,向东宁方面撤退,在距离飞鹰寨不远的黑山碰上了原来山寨里留下的人,他们说鬼子从关内抓来大批的人关押在飞鹰寨那里。”
萧克一下站起来,怎么是从关内抓来的人?还没到七七,鬼子并没全面侵华,只是华北方面双方在争夺北平,但日军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抓人。连忙问道:“详细点说,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萧克一直很在乎信息情报的作用,东北是整个沦陷区,并没有国统区,所以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是四面敌人,为此只能选择一个无人注意空旷地区。可是太偏僻又不能得到相应的战略物资,人总是要生活的。
旧街并非太理想的地点,山不是太高,树林也不密集,还临近日军视为生命线的铁路。但这里人口比较分散,低山地区,道路复杂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公路,鬼子也就不注意这里。东面完达山,西部老爷岭,加上这里张广才岭山区,所以鬼子并没在这里驻守军队,萧克也就占据这里。
为了提前知道消息,以便及时做出调整,三个侦查小队负责三个方向,二十四小时监视鬼子的动向。孙超的第二小队负责东面,是宁安方向。崔建民的第一小队负责横道方向,韩六的第三小队负责牡丹江方向,他们是侦察队,又是外围警戒部队,为东山营地提供预警。这里人少,萧克就传令让外围的侦察队注意收拢逃难的百姓。
东北虽然天寒地冻,一年大部分时间寒冷,但土地肥沃,地广人稀,生活还过得去。没有什么大的灾害,如果不是日本人的疯狂掠夺,老百姓的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伪满洲国建立,日本人统治东北,对百姓的压榨十分严重。
就连大米白面也不许吃,发现有人吃细粮那就是经济犯,要抓起来杀头的,所以中国百姓只能吃高粱米和玉米面,小米子。但哪一家能没有生老病死,产妇生产,却一点营养也没有。因此不少地方有些人也就犯了规矩,为了逃避日本人抓捕,只好逃离家乡。
了解这些情况,萧克给山林队的人下令,注意收拢这样的人,把他们带到旧街来安顿,增加这里的人口。本来谭杰提出在新合这里修筑城墙,用于防范鬼子,但萧克不同意。如今是飞机和大炮的时代,城墙已不能有效的抵抗日军进攻。
但想把这里打造成真正的根据地,又不能不有所防御,萧克把地点定在了东山,建立东山营地。这段时间以东山沟为中心的防线建设就没停下过,最远到旧街铁路边上,共计修建了三道防线,只是萧克没有那么多人防守而已。
齐青他们负责外围,各侦查小队当然也就负责收拢逃离家乡的人。因为消息隐秘,从治山虎峰岭的战斗,萧克当机立断迅速撤出战斗退走。鬼子知道的时候,以失去了山林队的踪迹,旧街一带也就没什么事。
孙超他们觉得无聊,他的队员吕焕说:“队长,咱们是不是远走一些,在这一带太没意思了。”
孙超看看他:“你小子又闲不住了是不是?我看你打算关禁闭是不是?”
吕焕连忙说道:“队长,我再也不赌了,你看我把那些牌九和赌具都扔了,只是我……我……”
孙超说道:“有话说,有屁放,哪像个爷们。”
吕焕说道:“我想回黑山看看?”
孙超一愣:“你回黑山看什么?”
吕焕说道:“我大姨在小沟屯,我母亲死得早,是大姨把我带大的,可我不学好赌钱,还杀人,才逃到山上当土匪的。其实杀人也不怨我,那小子出老千,还他妈和日本人一伙的。”
“别找理由,你他妈不赌不就没事了吗?”孙超说道。
吕焕说道:“你看这段时间黄参谋长天天讲,我觉得挺对不起大姨的,咱们侦查也没什么事,是不是走远点去一趟黑山镇,我想看看大姨。从打寨主领着咱们打鬼子,再没回去过。”
孙超他们都是从黑山寨出来的,对那里很熟悉,也想回去看看,就说:“行,留下五个人盯着周围,我们回黑山看看。”
“谢队长,我大姨烙饼可好吃了,我请你吃大饼。”
孙超说道:“操,连细粮都没有,还吃大饼,想得美。”这一研究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