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抗日之铁血山林队 > 正文 第70章 虎峰岭战斗(一)

正文 第70章 虎峰岭战斗(一)

第70章虎峰岭战斗(一)

砰砰的枪声划破寂静的山谷,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的交接之处虎峰岭,海拔三百多米,虽然算不上崇山峻岭,但也地形险要,通往珠河的公路从山腰间盘旋而上。

这一段距离对于伏击战并不太适合,因为没有阻挡被伏击部队逃跑的险要。对于萧克把伏击地点设在这里,李光红和谭杰并不同意,因为伏击部队只能在一侧攻击,并不能在左右形成火力。

但萧克说出他的想法后,不能不让两人佩服,但同时又是更多的不理解,萧克为什么对日军的作战习惯那么了解?

作为后世的军迷,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的痛,也是中国人的自豪,以日军当时的国力和军力,长达八年的时间,没能让中国屈服。尽管大半个中国沦陷,国民政府连首都都放弃,退守西南,但中国人的抗战从来没停止过。从华北平原到华中,从黄河以北到长江以南,广大的土地上,抗日军民前赴后继拖住了日军百万军队。

既使是战后五十年以后,取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功绩。战后反思,爱国主义教育,加上抗日战争中三千五百万军民的死伤,也让中国人痛定思痛,不断总结这场战争中的得失。

所以无论是学术界,军事界,还是民间,对抗日战争研究的问题也就最多。从装备和国情,国民素质到国家思想,从政治到军事,从文化到科技,可以说有全面的研究。作为军事爱好者的萧克,也就明白太多的事情。

当他面对日军侵略者的时候,头脑中想的全是如何与日军作战问题。他给李光红,谭杰讲为什么把战场设在这里的三个原因,第一日军是主动攻击部队,他们的目的是消灭东北抗日部队,是主动寻找战机的方面,他们不会避战,也就是说他们不会逃跑,所以两头根本不用阻击。

第二,一旦日军发现不敌,他们也会选择撤退,那样会形成击溃追击战,对猛虎山林队更加有利,在气势上就压倒日军。

第三点,以山林队四百多人的数量,根本不可能消灭三千多日伪军,不能全歼。既然不是歼灭战,为什么要前后阻截?一旦发现被包围,可能反抗到底,所以把伏击地形设在这里。

确实,还有一些小的方面,比如军队将领都是一样的,日本人并不是草包,军事素养还是有的,这样的地点不适合打伏击,鬼子也能明白,他们也就会失去防范。

还有一点,此处山坡比较陡,日军如果向上攻击是很困难的,就算日军有炮兵,如此仰角也不能从山下向上进行炮击,毕竟日军的是山炮,并非榴弹炮。

日军有单兵掷弹筒,所以很少装备迫击炮。根据种种原因,萧克把伏击地点定在了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山坡中段。

当鬼子搜索队过来的时候,萧克下令,所以参战部队撤出阵地,那样,在前面比日军大队前行一里地的搜索队,就不能发现埋伏的部队,向后面鬼子大队发出安全的信号。

当搜索队过去后,士兵用最快的速度进入攻击距离。这也是提前想好的战术,在公路上方,士兵每个人都有一条不大不小的麻袋,刚到这里的时候,麻袋是空的。当日军搜索队过来,士兵撤出前沿阵地的时候,山坡上什么也没有,连起码的战壕也没有,鬼子哪能想到这里有伏兵。

返回来的士兵用麻袋装上山顶的浮土,如此一来,当命令进入阵地的时候,一人一个麻包,里面是泥土,到达够伏击的距离,只要把麻包放下就能成为一个简单的掩体,这种临时构筑阵地的方法,让后面跟进的日伪军大队根本不知道他的左侧已经有部队进入。

放下麻包的战士马上架起机枪,步枪子弹上膛,掷弹筒调整好位置,手榴弹底盖也拧干,这些准备工作刚刚做好,鬼子前面的伪军就匆匆过来。

这条道路还不窄,鬼子和伪军成四路纵队前进,为的是加行军速度。指挥进攻的大队长高桥敏三郎中佐,也很放心。此地根据投降皇军的人说,离抗联第二师的密营还有一段距离。

在前面带路的就是叛徒程业,他受伤被俘,看到那些刑具,狼狗和刺刀,当时腿就软了,跪下投降。日军一审问,竟然在治山里面有两千多抗联,让牡丹江警备司令明泽川少将大喜。抗联有多少人,鬼子也多少知道,如果消灭一个师两千多人,那可是最大的战果,所以他急忙调兵准备进剿。

明泽川担心这些抗联逃跑,再想抓到他们就困难了,所以十分保密调兵。却因为一个伪军大意说出来,被一直侦查牡丹江鬼子动向的猛虎山林队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