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四方台伏击战(一)
四方台距离敦化有段距离,但距离牡丹江比较近,汽车从宁安出来要经过四方台才能到镜泊,这期间最险要的地方就是四方台,它是一个山的名,也是一个村子,因为地处山里,是牡丹江到敦化的公路必经地点,所以很重要。
虽然不断的围剿打击,但东北抗日部队却像是打不死,杀不绝一样,经过改编,整个东北抗日部队,组成了统一的抗日联军,根据特工总部特务的情报,抗日联军几个主要人物,都是中共人员,这让他们作战很顽强。
四平街是重要地区,铁路桥梁被炸,无法通行,但短期之内又无法修复,所以决定采取公路运输。这一次运输,日军也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引诱在这一带活动的抗联第五军,争取把他们消灭。
对于关东军司令部来说,东北抗联就像卡在咽喉中的鱼刺,让他们十分难受。当粮食起运的时候,并没有封锁消息,而是公开的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同时在几个方向上派出大批的特务和地方治安队进行侦查,希望能提前知道抗联来不来袭击。这次指挥和计划制定的就是牡丹江警备大队长岗村一夫大佐,他觉得抗联不可能失去这次机会,一定来夺取粮食和袭击皇军。用这批粮食作为诱饵,就能让抗联上当,从而消灭他们。
为了能让抗联上当,鬼子并没有派出太多的人,只有一个营的伪军,一个日军中队。但在牡丹江集中了一个团伪军和一个大队的日军,一旦发现抗联的踪迹,这些增员部队就会赶过来。
岗村一夫大佐算计的很好,可他也不知道抗联会不会上当。为了让抗联上当,岗村一夫没有把整个部队随行保护,那样抗联不可能再袭击,以日军的机动能力,抗联一旦进攻就很难逃脱。
这次运输队的负责人是吉田明树少佐,伪军营长段光历,也是在伪军中很有作战能力的人。坚持住,拖住抗联就可以达到目的,即能完成粮食运输,也能消灭抗联。
岗村一夫很自豪,为自己的聪明洋洋得意。指挥的吉田明树很是放心的坐在汽车驾驶室里,拄着战刀,闭着眼睛,随着汽车摇晃。为了达到目的,又能保证粮食不损失,此次动用的是日军的一个运输大队的汽车,二十几辆汽车,没有马车,行动速度应该很快。可惜鬼子有一点没算到,那就是一个营的伪军需要步行,这一来拖慢了整个队伍。
汽车过了西南沟向四方台行来,一路上风平浪静,一个袭击的人影也看不见。吉田明树有些失望,看来这次诱敌计划失败了,抗联的人很狡猾,他们并不上当,没打算袭击车队。
只要过了四方台就进入了平坦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埋伏,也就没有危险。最大的可能就是四方台这一段距离之内,但左右两边的暗探报告,没有发现大批军队的迹象。
在吉田明树看来,抗联想击败自己的保护部队,最少也得动用上千人,否则就不可能胜利。出动上千的部队想不被发现那不可能,无论是岗村一夫,还是吉田明树都没有想到,有一支潜藏在近处的部队在这里,人数并不多,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却敢挑战一个中队的皇军和一个营的皇协军。
因为有步兵随行,车队速度不算快。本来日军起运的时间很早,萧克他们根本来不及准备,但是速度变慢让萧克他们多了一天时间准备。按预算时间,日军并不能当天通过四方台,萧克就有了三天时间。
为了达到攻击效果,整个猛虎连的人汗流浃背的准备,能动用的人都动用了,在一个萧克看好的地点准备两天时间。
后世来人的萧克,有一点是不可能忘了的,那就是防备鬼子使诈。这段距离到牡丹江很近,到宁安更近,一旦消息传出,增援的人就会到达,就算打不过可以跑,可夺取粮食的目的也就达不到。
此次行动不在于消灭多少伪军和日本人,而是能否夺取到粮食。当把地形确定之后,根据萧克的安排,大家开始准备、虽然这些士兵干的很起劲,但效果如何谁的心里也不托底,毕竟他们只有一百五十人,弹药也不足,没有重武器,别说重机枪,连轻机枪都没有。
为了打好这一仗,萧克不厌其烦的给士兵们解释,包括那些排长、班长让他们明白到时候怎么打。
当侦察队报告,日军军队距离这里只有两公里的时候,萧克留下监视的人,全部人马撤出了准备的地方。
公路上鬼子车队接近了最后一个险要的地方,只要安全通过这里,吉田明树就算安全了。他很失望,抗联并没有袭击他们,站在车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