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凑巧,昨天的《参考消息》上转载了蒋孝武在台北死于糖尿病的若干报导。“高干病房”里好几位身患糖尿病的老人,吃过晚饭之后在宽绰的阳台上散步聊天儿,议论纷纷。
“蒋孝武才四十六岁,说死就死了。”
“就是上个礼拜,头天住院,第二天吧,六月三十号,清早三点查房还没事儿哩,四点查房也没事,可是五点就死掉了。”
任安平老先生也坐在这大阳台的靠椅上,扭着头问身边的陆晓丹:“这在医学上怎么解释呢?难道台北的荣总医院没办法抢救?”
“可能是肾脏衰竭……抢救也没用。”陆晓丹想一下,又含糊了,“报纸上没具体说。”
那位“鼻孔朝天”--决不肯摘掉大口罩的护士长也在场,她的忌讳比较多,不愿意几位糖尿病人议论这个话题儿,便说:“参考消息仅供参考。没准儿蒋孝武得的是急性胰腺炎哩……她没说出口的潜台词是:跟你们几个人得的病不一样,瞎议论没好处!”
可惜几位老病号不听她的,照旧议论。
“参考上说,他患糖尿病已经九年了,也就是说,三十七岁,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这病。”
“台湾也有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吧?”
“当然有,可是,天天注射胰岛素,打九年针,皮肤也扎烂了!”
“三十多岁患糖尿病,可能是遗传。”
任老头儿证实了这一点:“蒋经国先生是有糖尿病,当时叫消渴症。我知道,他喝茶特别多,抗战时期在江西赣州,还专门派人去买真正的杭州龙井茶。那也是深入敌后哇,很不容易的。不过,蒋孝武是不是真的死于糖尿病?这倒是个很大的问号……”顿了一下他又说,“目前台独活动很猖獗,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历来就十分复杂。蒋孝武刚从日本调回台湾嘛,他回来做什么?譬如,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呢?把话说白了,这位蒋家王朝第三代的活跃人物,他打算分掌哪一部分权力呢?别人就心甘情愿地把权力拱手相让么?”
说到“台独”,在阳台上散步的几位老病号都凑过来,坐在了靠椅上,想听任安平这位“少将教官”侃大山了。他们都是“准高干”,对“台独”的关心超过了糖尿病。
“鼻孔朝天”的护士长自动退席。只要糖尿病人不再一门儿心思地议论糖尿病,不增加精神负担,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台湾乃至爪哇国去,那都不关她的事儿了。
任安平住院两个多月,对这几位同病相怜的老干部也都有了个初步了解。有在编而不在职的局长,有退休的书记,也有离休后享受局级待遇的处长,一言以蔽之,都是共产党员,都没去过台湾。只有他一人是“老国民党”。因此,茶余饭后侃“台独”,即令是横侃、海侃,也无所顾忌。
“台湾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不必细说。单说近四百年间,大陆同胞大规模地移居台湾,就有四次。明朝,郑成功率兵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这是第一次。郑成功是福建人,他的几万兵将大多是闽南人,再带上家属,驻守台湾,这就是台湾人大多讲闽南话的原因。清朝统一中国的时候,郑成功踞台抗清,有人说是正义的,其实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清朝派大将军施琅在福建的厦门和东山岛训练了强大的水兵,一举消灭了反叛的郑成功部队,在台湾确立了巩固的政权,又有数十万来自大陆的兵将、官员、商贾及其家眷移居台湾,这是第二次。当然喽郑成功抗清,以及施琅率重兵平叛,这都属于内战,与洋鬼子无关。可惜的是我们至今还上演郑成功抗清的戏剧,真是糊涂到家了!小心别为台独分子作宣传呀。”
这位侃爷侃出来的奇特观点,真是闻所未闻。陆晓丹忙问:“这跟台独有什么关系呢?”
“有!”任老头儿喝了两口茶,接着说:“白马非马。你也说马,他也说马,可说的并非同一匹马。大陆纪念郑成功,厦门还新建了郑成功巨大的石雕像,毫无疑问是纪念他驱逐荷兰殖民军的历史功绩,是光复台湾的象征;可是台湾也纪念郑成功,这就要作具体分析了。有人是希望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祖国,才纪念他;也有人津津乐道的是郑成功踞台抗清,那不是明显的台独倾向吗?”
陆晓丹点点头,不说话了。她承认自己没资本与任老头儿对侃,一时也还不想当个侃姐儿。另几位准高干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插不上嘴,便由他说去,反正大家都爱听,比打麻将强。
任老头儿又讲了第三次大陆同胞大规模的移居台湾,那就是日本侵略者投降之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