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参茸洋行的董董事长吃过几剂金一趟开的汤药之后,果然感到精神振奋,醒脑明目,腿脚有力,脾胃舒服。他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二话不说,立刻买票飞回香港,与洋行九十岁的陈董事密谈了个把小时。
不久,一位青年经理陈继明从香港直飞北京,驱车沿着故宫的紫墙,很顺利地便找到了金府大门前。这是个真正的不速之客。他对金府相当熟悉,叩开大门,不用引路径直走进了金一趟那三间一明的高大北房。
进大门时,颜寄萍刚想问话,他已快步走到当院;金枝小姐追过来,他已进了北屋。
“你找谁?”
还是杜逢时脚步更快,把这位西装革履、满身香水气味的港客挡住,才没让他钻进金一趟的卧室里去。
“我拜见金爷爷。”
“那也要通报一声啊!”
“对不起……这里跟我的家一样啊。”说着,他双手递过了名片。
小杜和金枝看了名片。陈继明,东南亚参茸洋行公共关系部经理……原来是那位送过四大件的董董事长一块的!
“请坐。”金枝的态度客气多了。
杜逢时是听说来过一个香港董事长,才赶到金府探听虚实的。刚才金枝还在说这件事,现在果然就把经理派来了!好厉害的对手呀,行动真快,达到了争分夺秒的水平啦。小杜登时对他产生了敌意。
“陈先生,你要看病吗?”
“不不,”陈继明一笑,“我刚才说了,是代替我的祖父,专程拜访金爷爷的。”
“你祖父是谁?”小杜毫不客气。
“四十年前金王府的陈管事呀!”
小杜和金枝当然没有见过陈太监,可是早就听长辈们骂过这个昧良心的奴才。他俩立刻沉下脸来,心里直冒火--这还事小;杜逢时立刻把这个经理与金府的宫廷秘方联系起来了,好哇,贼心不死,隔了一代人,你又找上门来啦!
“你还有脸到这儿来呀!”小杜差点没骂出脏话来。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公司、大企业,一般都设有公共关系部,至少也有几位公关小姐。公关小姐决非女招待之流,而是很有教养、有学识、有才华的“外交家”,能代表本公司处理许多事务,解决许多“关系问题”,因此又是实权人物。今天参茸洋行派来了公关经理,自然又比公关小姐的智谋高喽。只见陈继明继续微笑着说:“如果我祖父做过对不起金王府的事情,那么,今天派我前来拜访,则正是为了探讨一种忏悔与弥补的方式。金枝小姐,我们董事长先生服用了您开的药,亲自领略了中医中药的神奇效力,所以希望进行大额投资,与金老先生合作,共同开发祖国的传统医学。这样,造福于海内外炎黄子孙,不是比那样计较个人恩怨,更富于宽广的实际意义吗?”
陈继明的话是很难反驳的。杜逢时快速开动脑筋,想起了“知己知彼”的原则,无论如何应该听听对手到底打算干什么?一怒之下把他骂走,并不是有力量的表现。因此,三个青年人倒还心平气和地交谈了一阵子。为了慎重起见,金枝推说祖父身体不适,叫陈继明隔一天再来。公关经理自然明白这些托词,客气地告退了。
这件事立刻搅得金府老少不安。金一趟恨透了那个也是九十岁的老奴才,怎么肯跟他所在的什么洋公司合作!杜逢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设计着彻底击败对手的方案,决心把再造金丹的秘方掌握在自己手中。金枝和母亲的想法趋于一致:秘方迟早应该公开,港商投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一定要通过外贸部门,正儿八经地签订合同,免得再一次上当受骗。只有杨嬷嬷想得大胆,她一心把孙子杜逢时入赘给金府,当金一趟的“倒插门”孙女婿,若能如愿,连医道带秘方一齐传给他们小俩口儿,我杨羊也就真真正正地变成金府的杨奶奶了!
杨羊把孙子叫来单独审问了一通。小杜虽然悄悄捏过金枝的手,还是不肯对奶奶说。
“那我就跟你金爷爷说去。由我包办啦!”
奶奶的愿望,倒从“战略上”诱发了小杜的雄心。要真是这样,那呀,由我当全权代表,跟你陈经理正式谈判,你有钱就投资吧,多多益善!制药厂归我;再造金丹给你一半拿到东南亚去经销。利润按比例分红,总比我用十万块钱建个小厂挣得多吧!
陈继明也不是等闲之辈,回到参茸洋行在北京饭店长期包用的客房,与董董事长留下的智囊人员一道仔细研究了杜逢时这个对手的档案材料,作出基本判断之后,立刻通过医药进出口公司的“关系”,单请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