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代表队“猛冲队”练篮球,历来享有特殊的优待:不用自己动手整修球场(有工兵代劳);不分级别,都能吃上“运动灶”--相当于营团干部的中灶伙食;还有军部司、政、干、后的机关篮球联队陪练。所有这些优待,全都因为吴军长也喜爱篮球。而且,说句不够尊敬的部队术语,吴军长也是个“球皮”。
吴军长的性子,喜动不喜静。他今年三十七岁,是位红小鬼出身的将才。由他主持开会,不论多么复杂的作战方案,最多半小时就能部署完毕。然后,他就带上参谋长和师长、团长们,一同去查看地形,踏勘阵地工事,还要亲自见见尖刀连的每一名战士。哪怕三言两语,也要跟战士们谈谈话。有一次,尖刀连长牺牲了,吴军长竟然在火线上嚎啕恸哭起来。然后,他又搬到这个连队的坑道里住了三天三夜,亲手给战士们补军衣,擦枪,跟战士们一块包饺子,说快板,临走还把自己多年的贴身警卫员留下来当连长。
如果是政委或政治部主任召开会议,谁若讲话超过了十分钟,吴军长便憋不住地要插话了,“讲主要的嘛!”“你能不能用三句话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要是会议超过了一小时,他往往提前退场,甚至还要说句难听的话,“会开得越久越糊涂!”搞得政工干部狼狈不堪。
他还是个相当骄傲的将军。“不当副职”,这是兵团司令和彭老总都知道的他的一条缺点。他当师长的时候,年轻善战,屡建战功,领导上准备擢升他为副军长,哈,不干!后来当了军长,还得兼任军党委书记,军政委只能屈居副书记。对于他的这个“毛病”,上级领导关怀备至,迁就有余。原因只有一条:他是一员百代难求的虎将!他率领的这个军,是彭德怀击败麦克阿瑟的铁拳头!
只要是会议之外的工作,诸如实弹射击,战斗演习,踏勘地形,检查工事,修建机场,架设浮桥,乃至纯属作战参谋的具体业务,吴军长都十分热心,兴致勃勃,恨不能事事动手。譬如,入朝初期,部队换装,将缴获日寇的“三八大盖”步枪一律换成苏制“水连珠”,也就是七点六二毫米口径的步骑枪。一些连、排长们,也许是对用惯了的老枪有了感情,也许是嫌这种新枪的后座力过大,撞得肩窝子疼,就说:“七点六二打不准!”“苏式武器傻大黑粗,不如三八大盖轻巧、苗条!”吴军长听了,当场就提出要跟战士们赛枪。
“比一比嘛!我用水连珠。你们选派十名特级射手,用三八大盖,比赛打靶!”
结果,吴军长得了第六名,不前不后。他当场批准:前五名特级射手继续使用“三八”枪;第七名以后的全部换装!此事公平而有趣,一时传为美谈。
吴军长爱打篮球,更是人人皆知。特别是他打球“输不起”--一输就急眼,横冲直撞,死拼活抢,还不准裁判吹犯规。一吹犯规,他就大嚷:“军人打球,就靠猛冲猛打嘛!你这个当裁判的有和平思想!”
这天,吴军长亲自率领军部机关联队,为“猛冲队”陪练。开赛之前,他兴趣盎然地作了战前动员。
“球场上只有对手,没有上下级。别看我们联队都是官儿,不对,不是首长啦,是脚掌,穿上运动背心就是球员!是三号、四号、五号……你们‘猛冲队’的名字是我起的,猛冲猛打嘛,就是要放开手脚去打,打出水平来!过两天才能战胜人民军的篮球队嘛。裁判要吹严一点儿,我这个球员保证服从裁判--在球场上你就是司令!”
他这一席话,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裁判员也说:“有了军首长这句话,我这裁判也好当了!吹严点儿,正式比赛才不吃亏。”
一开始,联队先得二分,旗开得胜。吴军长很高兴,跑前跑后,频频得手。他是打左前锋的,偷眼瞥下计分牌:十二比四。心里暗喜,我独得六分,好比打下了半壁江山呀!正在得心应手之际,“猛冲队”改变了战术,全场紧逼盯人。这一逼,联队的机关干部如何吃得消?特别是中锋刘力改打后卫,死死地“看”住了吴军长……直到上半场结束,逼得他汗流浃背,多一分也没拿到。“猛冲队”转败为胜。五十四比三十。
休息五分钟。军部卫生所的女军医笑着来劝阻吴军长了:“您就别打下半场啦。昨天,您叫我给猛冲队”队员检查身体,那个中锋刘力呀,他才二十一岁,肺活量五千四百毫升,比常人大一半。您怎么拼得过他哩!
“给我两个咸鸭蛋!”吴军长对警卫员叫了一声,就开始吃咸蛋来补充盐分和热量。根本不答理女军医。
看来,他那“输不起”的毛病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