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嘎……吱……嘎……”
我们坐上轨道车,在浓雾中向前滑行,像是穿行在荒谬的梦境。
就像三毛说的,之后的一段路一直都是上坡,整座铁路桥就是两头翘起、中间微陷的造型。我不禁又开始感叹这个工程的宏伟壮观,仅从我们经过的这段路程来看,已经超出钱潮江大桥两倍之多,这在当时一定造价不菲,为什么要把它完全炸毁,而且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的记载?
前面的浓雾渐渐稀薄,对面山壁上的绿色藤蔓依稀可见,铁路桥终于到了尽头。从这边山壁开始,不再走穿山隧道,而是学了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的样子,依着山势在山坡上修建了几条“人”字形的铁轨。铁轨的末端,有一片明显的人造建筑,跟别的地方一样,隐藏在厚厚的藤蔓下面,铁轨在这里分出多条岔道。
人力轨道车自然无法爬上陡峭的人字形轨道,我们在分道口下了车,旁边有一道缓坡,我们爬上去以后才发现,这是火车站月台,月台的顶棚塌了一半,一头斜靠在地上,被藤蔓覆盖之后,看起来就像个小山包。
“这里有块站牌。”猴子站在坍塌的月台顶棚后面,指着一处凸起,上面缠绕的藤蔓如绿色瀑布一般倾泻。
我们闻声而去,猴子扒开石块上覆盖的藤蔓,露出“牛轭沟站”四个繁体大字,随着藤蔓继续往下扒落,又露出一行小字—中华民国十七年立。
“民国十七年?”我在心里暗暗换算了一会儿,“差不多是1928年……这车站已经快有百年历史了。”
“那会儿铁路不多吧?怎么就这么给炸了,不可惜吗?”杨宇凡皱着眉头纳闷地说。
我也想知道……我举目四望,发现坍塌的站台后面,还有一座被植物掩埋的人造建筑。我招呼大家一起走过去,在那些杂乱的藤蔓后面,有几扇已经腐朽的木门,门头之上刻着一颗五角星,隐隐还有几行字,但字迹早已斑驳,不复可认。
我推开木门,门枢发出尖锐的吱嘎声,在幽静的环境里传出老远,我刚想踏步入内,突然一群蝙蝠扑棱着翅膀从里面飞出来,仿佛一阵漆黑的烟雾。我吓了一大跳,下意识地抽出刀护在身前,好在除了蝙蝠再没有其他东西,我又等了片刻,才抬脚走了进去。
这应该是火车站的候车室,大约两百平方米的面积,在当时应该并不算小,里面也长满了植物,只不过不像外面那般稠密。地上落满了蝙蝠的粪便,几条白色的蛇蜕,以及散落着一些腐朽不堪的木条,大概是以前供人候车的座椅。天花板上破了几个洞,阳光从破洞中射进来,就像是发着金光的柱子。候车室的一头大概兼着售票处,有一道小门和两个售票窗口,此刻都黑洞洞地开着,只是略扫一眼,便觉得里面阴森可怖。
这副落魄、凄凉的景象让我心里一阵阵发毛,总觉得这地方透着一股莫名的诡异,我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多待,大伙却都散开了四处闲逛,东摸西看。我正想招呼众人出去,却听见后面的院子里传来猴子的声音:“快来看,这里有个火车头哎!”
于是众人都涌了过去,原来这候车室的后面也有一个月台,再过去又是几条铁轨,猴子站在其中一条铁轨上,他身旁有一座长满藤蔓的绿色小山,他此刻正在扒拉仿佛长发一般的藤蔓。
果真是一个火车头!随着猴子的动作,藤蔓下面巨大的车身渐渐显露出来,整个车身都因为锈蚀变成了黄褐色,有些钢板已经被锈穿,露着狰狞的破洞,车身的两侧,各嵌了一块铭牌,我过去细细看了看,发现是两块龙形图案,龙的上面刻了一行英文字—RocketofChina。
“这是中国火箭……”我想起曾经在电视上看过的一部关于中国铁路历史的纪录片,激动地回头说道,“中国人制造的第一个火车头!”
“什么?”猴子不解,“咱们第一条铁路不是在唐山那边吗?”
“是的!”我点头同意,“是晚清的时候为了运出开平煤矿的煤而修建的唐胥铁路。但当时清政府愚昧至极,因为怕火车破坏龙脉,所以造好的铁路只能用骡马拉车而不许用真正的蒸汽机车……直到后来,煤矿上的英国籍工程师金达利自己设计并指导中国的工人制造了第一台机车,也就是这台‘中国火箭’。”
“啊?那为什么会跑这儿来?”猴子又好奇地问。
我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后来消息传到北京,朝中很多官员便开始进言,说它‘震动皇室陵寝’,说‘喷出黑烟,有伤禾稼’……于是当时的清政府竟然真的就禁止机车行驶了。这辆火车头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