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殊死决战
卻明出任县委书记一年后,他的雷厉风行,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智慧胆识,足智多谋,被上上下下广泛称颂,都与“少壮”;“铁腕”;“鹰派”几个词语挂上了钩。这个县历年各项指标在全市倒数。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第三。
他的铁腕与担当,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有几项工作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扭转了局面。
首先是领导班子的面貌,作风,认识,团结等等,从根本上发生了高度转变,早已一改往日涣散,扯皮,内耗状况,从而转变为高度团结,公正廉洁,风清气正,纪律严明,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领导集体。
这个集体以卻明为中心,有着坚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简直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所向披靡。
老县长的转变太让人回肠荡气了。卻明到任后的一系列施政手段和措施,充分展现了他的无私,担当,光明,磊落。这使老县长受到了来自卻明的深深的感召,心底深处的良知被触动,对自己的过去产生了悔恨。他本受党培养,教育多年。此时便在内心自责起来“潘石啊潘石,你可要尽早觉醒,倘若再执迷不悟,朝着错误的方向继续往前滑动,就将是党和人民的罪人了!”想想可怕的后果,他惊出一身冷汗!于是,迅速悬崖勒马。思想和心理渐渐回到了正轨上来。
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即将散会时,他向大会特别提出,要求在议程的最后增加一项内容。他有一份重要礼物要郑重其事地赠送给书记。
等主持人宣布大会进入最后一个议程。有请潘老县长时。全场鸦雀无声,不知他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药。
只见他一个箭步迈上了主持席,一招手,就有人拿来了笔墨纸砚。他说,“在这里,我要当着全县所有干部的面,发自内心的向我们的书记敬个礼,鞠个躬!感谢书记的一身正气!感谢书记的心底无私!感谢书记的大气凛然!同志们,我潘石身为一个老党员,老县长,以前的种种行为是在犯错误啊!但没有人提醒我,没有人给我敲警钟!反而人人助纣为虐!如果没有书记的正气和强硬,敢于向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的坚定!以我潘石的固执自大,必将会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后,十分郑重其事地说,“我要以十分恭敬的心情,非常庄重的态度,为我们的书记书写一个发自内心的感佩的条幅。并以它坦诚相赠,以表敬服赞叹之意。”
潘县长书法非同等闲。迅速展纸磨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书毕,工作人员配合他把宣纸高高举起,然后多角度向全体与会人员展示。
他写的是一副对联。上联是,“一腔热血,浑身解数,战胜种种困难。信心超凡,勇攀高峰;”下联是“千般智慧,满腹经纶,攻克条条艰险。才能过人,冲出低洼。”横批是,“开拓进取”。
卻明联想起近期潘县长的全力支持与无私配合,想起他的在大风大雨中不顾一切的身影,还被今天他发自肺腑的真诚言行所感动,便率先站起来鼓掌,紧接着,走上台去,双手接过了条幅,有些激动的欣赏着。
欣赏完笔力遒劲,字迹潇洒的潘县长的书法,卻明将来卷成轴简,递给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后,随之激动的转身,与县长互相凝望着。未几,两人均各自伸出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他感到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眼睛竟有些湿润了。
其次,三农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整脏治乱工作,扶贫工作。从全市的倒数或第一或第二或第三,一下子窜到前面,变成了正数第一!
为了更好地安下心来工作,卻明动员罗飞把她的工作关系转到县里,同时,把儿子也转学到县里来念书。
罗飞很是犹豫,担心县里的教学质量不好,怕耽误了儿子。假使自己调过来了,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市里念书,她又放心不下。所以总是下不了决心。
卻明得知罗飞这一想法后,脸色沉郁。语气有些沉重地说,“我们都来自农村,地位有些变化,人就有些变味,这是很可怕的事!全县有那么多人,他们的若干子女都可以在这里入学,念书。为什么独独我们的子女就不可以呢?真的是已高人一等了吗?!”
罗飞见卻明分明有一些震怒,他同她相识以来,从未见他对自己发过脾气。此时感到问题可能有些严重。
她回市里以后,悄然把一切手续都办妥了。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带着儿子和一些简单的行李,乘坐大巴,历经几个小时的颠簸,于下午四时左右,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