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妻儿也离开了那里,搬迁到了这个荒野之地,并定居下来。
一转眼,与卻明的父亲已有二十余年未见面。
那一顿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大米稀饭,在那个寒冷,荒凉,飘着风雨的山野之中,在极度饥饿之时,简直远胜世上一切山珍海味。那种香甜,解馋,简直无可比拟,留给了他深刻而美好的回味。
事后卻明经常想起这段经历,总在回想自己那一刻,提及自己父亲是何等智慧的事.
喜欢古诗词的他,每每想起此事,陆游的《游西山村》便会浮上他的心头,他在大山里的两次际遇,使他颇感大山深处民风之淳朴真诚。
“莫嫌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卻明被省里的一所财经类大学录取。接到通知后,全家人都替他高兴。他也顾不得欢喜,连忙一路乘车辗转前往省城报到。一个农村的孩子,从未到过城市,各种紧张,忐忑迅速就替代了刚刚接到通知书时的喜悦。所幸,当地农场一位保管员与父亲是好友,他的儿子也考入了省级院校,正要送子到校报到,于是乎,引领卻明到省城的任务,父亲就托付给了他。
这位叔叔常年因了工作的事务,总是往返于省城与农场之间,对线路,乘车,地名区域了如指掌。卻明由此而得以顺利到达学校。开学典礼过后,学校开始分班,卻明编入的那个班共五十一名同学,男男女女汇集一堂。正式开学之后,各学科老师陆陆续续登台。卻明发现,无论是老师或是同学,既有男女之别,又有黑白高矮美丑胖瘦之分。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长相性情,习俗口音,既千差万别,又千姿百态。
开学之初,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座谈。目的就是作自我介绍。轮到他时,有几个字的吐音发音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在这些笑声中,一位女同学的笑声尤为响亮,清脆。往常特别人来疯的他,畏怯的悄悄瞥了一眼在座的冯莹一眼,见她只是低头微笑了笑,慌乱而狂跳的心,顿然平静了几分。
他感觉很不好意思。自己所在的山村山峦重叠,边远,且每隔不远就有少数民族村寨,日常生活里,他常与当地少数民族交往。他知道他有几个字的发音,深受他们的影响。且已根深蒂固。但那发音吐字,一定是错得相当离谱的。
同学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乡村的;有的来自干部家庭;有的来自工人家庭。
南方人居多,但也有北方人或深受北方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影响的人。
这个女同学名叫翟霞,来自矿区,一口悦耳的普通话。虽然他们这个系所学专业是经营管理。但他发现翟霞的理想却是想当一名歌唱家。
新生入学典礼时,由于学校今年新增了一个系,增招了几个班,学生人数是学校的历史新高,学校礼堂已容纳不下全部的学生,所以新生入学典礼是租借学校附近的电影院举行的。
厚重的红色门帘关闭之后,影院内一片漆黑。突然,门帘被人掀开了,一股刺眼的强光射了进来,亮的人们睁不开眼睛。
一位高个漂亮女生被人引领着,坐到了他旁边的空位上。天气有一些闷热,加之临时用作礼堂的影院内空气既不流通又黑暗无比。每一个人因为匆匆忙于到校报到而舟车劳顿的因素,都略显疲惫,这个环境便具有了很好的催眠作用,只一会儿便有不少人恹恹入睡了。
那位女生,也埋下头,长久不见抬起来,好似睡着了一般。
巡查的老师过来了,试图唤醒她,喊了几声,没有反应,便示意他叫醒她。
他“喂喂”两声不见回应,便推了推她的手,她睡的正香哩,经他这一推,才一下醒了过来,茫然的张目四顾。
他十分清楚的看清了她的脸。
脸上的五官长得十分精巧,细致,精致,巧妙到如描如刻,鼻子尤为突出高挺而耐看,看人时,脸上总像花儿绽放一般,带着几分娇媚。
她后来和他分在同一班,她的父母都是典型的北方人。她出生在南方,长在南方,南方人北方人的优势在她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身个比起南方的女孩子来显得略高一些,结实,有很窈窕的身材,既不胖,也不瘦。她叫冯莹,成为了他整个省城求学时期里的梦。
慢慢熟悉之后,他发现,有的同学一直在构思,创作小说;有的同学已钻研了两年的汽车原理;有的同学则一直在为做一个外交家作准备;而有的同学呢,一直在苦练武术,想在武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