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着,这成了最好的催眠曲,不知不觉间,他居然沉沉睡去。
这使母亲格外惊喜!以后,母亲一直坚持沿用这个方法,直到一段时间后他的生物钟变成同大多数人一样了才停止。
那时乡村称生产队,搞大集体,每天都需集体出工,家里的成年人都要忙着出工抢工分。
没有喇叭,声音低沉的生产队长握着短烟袋,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伐,登上寨中最高位置那户人家的院坝,站在边沿处那棵巨大沧桑的大梨树下面,“嗡嗡”叫喊着出工,那声音仿佛来自于地底下。
听到喊出工,母亲慌忙火急的弄饭弄菜,她胡乱扒拉完,便一把将尚在迷糊中的卻明从床上抱起来用背带兜住背上背,因为听的不甚了了,她还要再跑去找阳队长问一遍,方能确认今天出工的地点,以及其他相关的安排。
到了地头,带小孩的妇女们,就都会选择一个地势相对平坦,林木相对遮蔽的地方,找干草,树叶来作铺垫,再把背带平铺于最上面,再把各自背的小孩放下来,那些小孩们就都可以安逸的或坐或站的玩耍了。
卻明打小便个性坚韧,耐受力超强。被人欺负了,自己摔跤了,玩东西伤倒了,经常咬着牙噙着泪水强忍着,大都能做到一声不吭。
将孩子放置在一个集中的地方,就是为了腾出身手来干活。而有些小孩则一离开父母,便会哭的涕泪交流,惊声尖叫。
卻明自小对此十分耐不住性子,那哭叫,那涕泪,会令他莫名的心绪烦躁。
对于哭叫的小孩,他经常会像大人一样去不停地哄她(他)。通常,被哄者不但不理他,反而会哭的更响亮。有那么一次,一个小男孩又因为其母亲的离开,尖声哭叫,满脸花猫。他先是哄劝,后来急了,开始恐吓。那小孩双手遮脸,突然抬手打了他一下,接着,哭的更凶了。男孩的父亲听到自家孩子的哭声,赶紧走过来察看,碰巧看到眼前这一幕,因对儿子的心痛,便武断的下结论:小小卻明,竟然那么凶悍,惯于出手打人。
那次,他被严厉的父亲一把揪过来,狠扇了耳光。他无从辩白,咬着牙跑开了。
之后,他又背了类似的黑锅几次。
后来,谁胆敢在他面前哭叫,他挥拳就打。呵呵,立竿见影的效果达到了!————这些小孩服硬不服软。他真正的动手开打,他们反而乖乖驯服,噤若寒蝉起来。
六岁时,他背起小花书包到他们舞撒村对面的先阳村去上学。向阳村与舞撒村规模相当,只是因了简易公路通到它的村脚的缘故,大队部和大队小学就设置在于公路之上的宽阔平坦之处了。
人们往往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称为像过年一样,而读书对于卻明来说,那种新鲜快乐感,甚至远比过年更让他兴奋!上学第一天,是他铭心刻骨的日子。那天,他在二哥,三哥的半背半牵之下,来到令他心神向往的学校报名,在他眼里,学校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神秘。黑板,粉笔,书本,文字,课桌,图画,还有那让人十分着迷的新书的淡淡的香气!使他的心跳动不已。
由于观念落后,在当地许多的父母看来,送子女入学只要能够扫盲便不错了。除此之外,看不到读书的更多前景。
他眼瞳漆黑,有着极长的睫毛,上覆标准的双眼皮。看人睹物,似乎永远在思考。
他每一想到学校,每一来到学校,就有种如梦似幻的缥缈。
二年级时,同班同寨的万民荣经常与他结伴同行,因家境好且又是独子,父母便对他十分的骄宠惯纵。某天,他的母亲因事情多而把答应给他买新鞋的事忘记了,由此而惹怒了他。他的母亲喊他上学,他气哼哼的走出家门来,刚走到院坝里,突然出乎意料的猛然就把书包扔了,而且,扔到了远远的臭水塘里,就好像书包同他有着八辈子的仇恨似的!书包扔出后,甚至猛然往泥泞的地上一倒,随即便像水牛一样满地打起滚来。
他被激怒了,既然不给我买新鞋,我便坚决不去读书!其父母被吓得不知所措!两老不顾脏湿,要紧奔朝前去,把泥牛一般的他连哄带抱弄起来,苦口婆心的哄着央着,并小心翼翼的陪着小心,还赌咒发誓般向他许下了千百种承诺,他这才勉强仄身起来。但仍然双眼昂然望天,表现出尚不会就此善甘罢休的怒气咻咻。
卻明亲眼见到,其父母为了央求他上学,其母亲居然跑去家里,拿来了自己蓝帕子钱包袱,层层打开,千恳万求,并央着往他的兜里塞了两元钱,万民荣这才两眼放光,露出了难得的笑脸,在大获全胜中回家换衣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