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姻惑 > 第十一章 高高举起的离婚率

第十一章 高高举起的离婚率

前面,我曾说过,我们虽然在人均GDP上没能赶英超美,但在离婚比例上,早就除韩灭日,稳居亚洲前列了。

我说这样的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从离婚率上来看,我国人民的婚姻状况,着实让我为大家捏一把汗呀。2014年,全国离婚率最高的城市是首都北京,离婚率39%;第二位是经济之都上海,离婚率38%;第三位是深圳特区,离婚率36.25%;第四位是广州,离婚率35%;第五位是厦门,离婚率34.9%。

逼近40%的离婚率意味着什么?就是每100对夫妻有40对离了婚。没概念?换句话说,你有4个姑妈和5个舅舅,加上你爸你妈一共10对夫妻,其中就有2个姑妈和2个舅舅离了婚。

为什么国内的离婚率会这么高?这个原因很复杂,还得从离婚的成本说起。

离婚有什么成本?我总结多年的诉讼经验,离婚主要有三大成本:

一、时间成本话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不管夫妻俩是不是自愿去离婚,不是去民政局,而是要经过双方家长和亲朋好友炮轰、单位或者居委会同意,最后到法院办理,拖个一年两年的,才能把这婚给真正离成。

开国中将王近山就为了离婚吃尽了苦头。新中国成立后,王近山率三兵团驻扎在重庆。本来王近山的经历就跟传奇一样,再加上说话幽默风趣,一些大学经常把他请去作演讲。这一演讲可不得了,王近山的个人魅力让一众大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不得了的是,有一个女大学生被他迷得神魂颠倒,而她不是别人,正是王近山的妻妹韩秀荣!

王近山的妻子韩岫岩,原来曾是王近山负伤时看护他的护士,两个人在医院中暗生情愫,又由一同住院的陈锡联牵线搭桥,认识一年后就结了婚。婚后两个人虽聚少离多,但仍生育了8个孩子。朝鲜战争之后,夫妻二人和孩子居住在军队大院里,夫妻矛盾渐渐显露出来。本来夫妻二人是最好的交谊舞舞伴,也因为矛盾而不再跳舞,韩岫岩又不甘心王近山跟别的女人跳舞,于是就把刚刚大学毕业的妹妹韩秀荣接到家里,由她跟王近山跳舞。

王近山自然非同一般,他身上的故事就像传奇一样吸引人。本来就对王近山仰慕已久的韩秀荣自然欣然前往。

对于王近山来说,妻子韩岫岩整天板着脸面对自己,而妻妹韩秀荣却笑脸相迎,时间一长,自然跟妻妹越来越亲近,韩岫岩终于发现他们俩的私情,她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然而她迫于时代压力,依然忍耐了许久,这一忍就忍到了1963年。有一天,夫妇俩发生了一场大争吵,韩岫岩一气之下向组织打了报告。投诉信几经上递,转到刘少奇手中,他派人来做王近山的思想工作。但王近山脾气火爆,当年打仗的时候就被人称为“王疯子”。还没等人说完话,一听到妻子把自己的“作风问题”告到党中央,就像发了疯一样地喊天骂地。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反向组织打了离婚报告,要和韩岫岩离婚:“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婚我王近山是离定了,组织上爱咋办咋办!”

老战友们一个个苦口婆心地劝他,他无动于衷;老首长闻讯急忙来打招呼,也被他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最后这个离婚案终于惊动了毛泽东,一纸离婚书下来,中央组织部的处分也跟着下来:撤销王近山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行政降为副军级(军衔从中将降为大校);开除党籍;转地方安排。

此时,离王近山向中央打离婚报告已经过去一年有余。一个开国中将尚且不能为自己的婚姻作主,普通老百姓想要离婚,更是难上加难。时间到了今天,谁离个婚还要向组织申请,七大姑八大姨还要来拦?一对夫妻要离婚,小两口商量着,就跟逛街一样:这个要不要?要!买了。那个要不要?不要!扔了。协商成了,民政局领张离婚证,协议离婚;协商不成,法庭上见个一两面,财产分割一确定,判决离婚。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分分钟能给你离了。

二、经济成本在许多西方国家离婚,有时候会面临比在国内更大的经济成本。比如,人们常说的“德国男人离婚前开奥迪,离婚后开奥拓”就是对德国离婚制度的鲜明写照。

德国民法典对离婚扶养请求权资格的规定非常详尽,适用范围也很大,包括:因照管子女而要求生活费、因年老而要求生活费、因疾病或残疾而要求生活费、要求在获得适当就业之前的生活费、因就业培训、进修、转职教育或出于公平理由而应当支付的生活费……光生活费一项就有各种名目,数不胜数,更不要说还有什么离婚补偿费、损害赔偿费、子女抚养费等的法律规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