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个老师,在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会大步走向讲台;
就像一个演员,听到导演喊“开拍”,就要根据剧情来调整情绪;
就像一个职员,9点之前,他必须来到公司打卡上班。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业身份,都会恪守职业准则,也知道如果不这样,就会面临失去工作的危险。可是谁曾站在婚姻的大门前问自己:我能不能胜任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我能不能接受自己被打上已婚的标签?
结婚是人生的分界线,线的两边绝对是两重天。结婚带给你喜悦与温暖,但结婚也同样是一把枷锁,是某种限制,在你有勇气接受这样的挑战之前,你还是不要盲目地踏入婚姻为好。要知道,在你享受婚姻带给你种种实惠和好处的时候,你也应该放弃某些只属于单身的权利,比如恋爱,比如夜夜笙歌等。
结婚不仅仅是延续后代,更不仅仅是获取一个身份,而是你真正得以“丈夫”或者“妻子”的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不管是在任何场合,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你都很清醒地知道,“我是一个丈夫”,“我是一个妻子”,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有些事情是绝不能做!恪守妇道、夫道才应该是结婚的执业条件,否则不仅会伤害到别人,更会让自己对婚姻和情感失去了应有的敬畏,只剩下徒劳的失望和无奈。
结婚的条件之三:爱的呼唤。
爱情是婚姻的必备条件,如果你不爱一个人,千万不要和他(她)结婚。婚姻是一辈子的职业,是一份感情的契约,来我们这里离婚的他(她)们,爱之初搞错了婚姻的含义,以为婚姻的内涵就是金钱、相貌、地位、面子、激情等的篡位,爱情和玫瑰就退离到了遥远的角落,等到经历了“多么痛地领悟”后才明白:没有爱的确也可以有婚姻,但永远不会是幸福的婚姻,不会是持久的婚姻。
下雨的时候,你给他一个短信:小心开车。
回家的时候,他会给你一个动人的惊喜,或者一个紧紧地拥抱。
他知道你在时时牵挂着他,他的心就像被什么牵扯着一样,想要知道你怎么样了。
当你的心和他的心被牵挂串联起来,无论哪一方有微小的颤动,另一方都会觉察;当你像关心自己一样牵挂着他,那么婚姻这只红苹果就该到收获的时候了。
结婚,意味着实实在在过日子,意味着把两个人变成一个整体,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个亮着灯的家在等你,都有一个牵挂你的人在盼你回来。
牵挂他,就嫁给他吧,把这份牵挂变成稳妥的拥有;牵挂她,就娶她吧,把这份牵挂变成一辈子的呵护。
结婚的条件之四:性格匹配。
我受过许多高智商的人委托办理离婚,高智商并不代表高情商。上帝有时候很公平,在赐予你比别人多一点的文化知识的同时,留给你一些这样那样的缺陷。高智商就好像一把无形的双刃剑,如果没有情商的有效控制,也许你正在欣赏它令人心潮澎湃的一面,另一面就割开了你的内心,让你受伤。
看起来很优秀的人,很成功的人,也会在性格上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然而,他们过于把视线集中在其“成功”之上,这些问题有时候虽然细小,但在恋爱之时也有可能成为莫大的缺点。婚前忽视的性格因素,在婚后体会是不同的,人的性格决定着夫妻的和谐。恋爱时的浪漫、狂热、美妙会随着婚姻生活的开始渐渐地消融:每天面对的是生活的拼搏、工作的竞争、油盐酱醋的碰撞,现实不仅仅是一个“爱”字就能涵盖的。性格匹配,有时候能决定着婚姻的走向。
性格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我观察过很多的幸福家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夫妻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话特别多。重复的话,反复说了他们也不觉得,一点小事情两个人会说好久。我发现了这个特点,但是,我没有想到为什么?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天生与后天经历的结合,由很多因素构成,这需要看几本弗洛伊德的书籍才能了解。经过恋爱、同居,对双方的性格有了一定的预判,两个人的性格是不是匹配,两个性格匹配的人,不大容易会把两个人的关系打上死结,而性格不匹配的人,在一个房间里面不说话的时候,两个人都能感觉气场的冰冷。于是有人说,缘,妙不可言!
结婚的条件之五:经济基础。
中国有句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结婚,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承托。如果你的经济预算还只够你一个人开销,还是先努力地赚钱再结婚为好。否则,两个人结了婚,十几平方米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