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四季为春,二十四气是春分。兑为泽,性属金,西方金旺,序位于西,四季值秋,二十四气是秋分。其他如十二时辰、二十四山向、七十二候、演禽、推三奇、排八门……都是依据后天八卦而推演,这就是后天八卦所以为致用。
《钦定协纪》:“图之一六为水,即后天之坎位也。三八为木,即后天之震巽之位也。二七为火,即后天之离位也,四九为金,即后天兑乾之位也。五十为土,即后天之坤艮,周流四季而偏旺于丑未之交。整幅图用以象徵金木水火土五气之顺布也。”
《协纪》:“火上水下,故九为离一为坎。火生燥土,故八次九而为艮。燥土生金,故七六次八而为兑乾。水生湿土,故二次一而为坤。湿土生木,故三四次二而为震巽。以八数与八卦相配而后天之位合矣。”
《解定》说:“先天八卦本于河图,后天八卦本于洛书。”是没有道理的,从上面的先天卦配河图洛书及后天卦配河图洛书来看,是不恰当的。应该是先天卦本于洛书,后天卦本于河图。如先天卦配河图之象,乾属金,配河图二七为火。乾属阳,河图二七的二是偶数。后天卦本于洛书,洛书戴九应为乾,履一应为坤,戴九为后天离,履一是坎,似乎不合。而且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均属奇数,而后天坤离二卦却是阴。
若是先天卦本洛书,后天卦本河图就吻合了。先天卦的乾坤离坎都是属阳,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也是奇数。河图一六正合北方坎水,二七正合南方离火,三八正合东方震木,四九正合西方兑金。虽然如此,但先天卦是先于后天卦,而洛书又说是后于河图,这就令人难解了。
又后天八卦以乾坎艮震属阳,巽离坤兑属阴。
双山五行中国地理术以郭杨曾地理术为正统,从唐宋以后的诸家近代地理术者,莫不以称“杨公真传”为荣。双山五行,是杨筠松首创消砂纳水的五行,在郭杨曾地理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地理术者都不理解双山,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双山五行。
中国罗盘的始祖——土圭,只有十二地支的十二个方位,自发明了磁针的六壬盘以后,就加上了八干四维共有二十四个方位。即现在通称的二十四山向。《天玉经》说:“先天罗盘十二支,后天加上干和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
所谓双山,是指天盘二十四山以一干(维)辅一地支的称呼。即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戍,乾亥,是以地盘十二支气为根本的双山。也就是说,天盘壬子是地盘子气,癸丑是丑气,艮寅是寅气……余此类推,天盘乾亥是地盘亥气。在地盘是一干(维)辅二地支,即壬右半宫辅亥支,左半宫辅子支。癸右半宫辅子支,左半宫辅丑支……八干四维本宫是不代表生气的。在天盘是一干(维)辅一地支的。即壬辅子、癸辅丑、艮辅寅……乾辅亥。八干四维也是不代表生气的。
双山五行,本名双山三合五行。由于它的五行属性产生于四局(水火金木)的生旺墓三合,所以称为三合五行。
水局的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库在辰。申子辰是三合水局。由于天盘的壬子与地盘子宫同宫,坤申与申宫同宫,乙辰与辰宫同宫,所以坤壬乙也是属水。
火局的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墓库在戌。寅午戌是三合火局。由于天盘的艮寅与地盘的寅宫同宫,丙午与午宫殿同宫,辛戌与戌宫同宫,所以艮丙辛也是属火。
金局的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库在丑。巳酉丑是三合金局。由于天盘的巽巳与地盘巳宫同宫,庚酉与酉宫同宫,癸丑与丑宫同宫,所以巽庚癸也是属金。
木局的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库在未,亥卯未是三合木局。由于天盘的乾亥与地盘的亥宫同宫,甲卯与卯宫同宫,丁未与未宫同宫,所以乾甲丁也是属木。
土局位于中央没有方位,由于地母坤土与水局长生申是同宫,因此土局同水局,双山三合五行只有四行,而没有土行。
要特别注意的,双山三合五行是杨筠松晚年为便于消砂纳水而增添的天盘,因此地盘、七十二龙、天盘这三个盘称为杨盘,而人盘、十二天星二盘被称为赖(布衣)盘(详第三十五、三十九层)。因此只有天盘有双山三合五行,地盘是没有双山的,人盘虽有双山却没有双山的名目,更没有双山三合五行。
明代王彻莹《地理直指原真》、清代赵九峰《地理五诀》用地盘双山立向,丙午丙兼巳,壬子向壬兼亥,庚酉向庚兼申,甲卯向甲兼寅,所谓舍刃就禄是不合法的,因为他所谓立帝旺向,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