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腾不耐道。
吏员还想说什么,却被时乐与华英同时以眼神打住。
这是欺负王子腾不懂事,会试除了第一名会元,其余一百零四人在理论上,不分排名,但是抄在最后,会被默认为最后一名。
如果王宵考的一般倒也罢了,可现实是文气第一,这样的人,排在最后,到了殿试时,别说三甲,就是中个两榜进士都会让王子腾拉不下脸。
二人是走科举正途入的仕,一场场考下来,宦海浮沉,真刀真枪拼杀多年,才有了现今的地位,最看不顺眼的,便是以幸进身的勋贵子弟。
他们虽然不敢明面上得罪王子腾,却不介意背后挖挖坑。
吏员也不愿多事,按顺序腾抄名录,王宵位列第一百零五!
腾抄完毕,五名考官分别盖上大印,在印落的那一刹,试卷上,孟子留下的文气烙印纷纷跃起,与榜单上的名字相结合,顿时金光闪闪!
……
天未透亮,各路举子便往国子监赶,王宵也出了门,却是吱呀一声,王太常家的门也开了,小翠牵着扭来扭去的元丰出来,挥手道:“王哥哥,你一定能中的!”
“托你吉言!”
王宵笑着抱了抱拳,转身而去。
当赶到国子监的时候,门前已经围满了举子,均是翘首以待,面孔都有多多少少的紧张之色。
王宵看到了薛蟠、宝钗、张文墨兄妹,不过并未过去,薛家选择了张家,那没什么好说,当作敌人对待就是了。
如果让他委屈自己去讨好宝钗,他也做不到。
看着四人亲如一家的模样,王宵不禁盘算起了把张家搞倒的方法。
其实在这个世界,以前世的知识,搞人真不难,尤其张家是卖茶的,属于食品范畴,稍微动点手脚,就能让张家万劫不复,难的是背后的靠山。
张家现实的靠山是贾雨村,而贾雨村与贾王史薛一伙,贾家又投靠了北静王,所谓牵出萝卜带出泥,非常麻烦。
正暗暗思忖的时候,当的一声钟磬鸣响,国子监大门打开了。
以王子腾为首,五位考官在吏员兵丁的列队中走了出来。
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王子腾面色有些灰暗,冷眼一扫,似乎在找什么人,可人太多,又大多身着举子服饰,站阶上看去,大差不差,很快就收回目光,沉声道:“一百零五人榜单已经择出,凡榜上有名者,速来国子监!”
随即手一挥!
李守中将黄榜悬挂在照壁上!
“会元,南直隶张文墨!”
有人高声叫道。
“张兄,恭喜恭喜呐!”
薛蟠笑着拱手。
宝钗也是眸光微亮。
“同喜,同喜!”
张文墨心情不错,果然,薛蟠的大舅还是靠谱的,不过他又本能的去看下面的名字,他希望王宵落榜。
越往后看,心里越松,始终没有王宵,却是看到最后一列时,目光凝滞了!
南直隶王宵!
‘怎么可能?’
张文墨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不禁望向薛蟠,不是说好王子腾要把王宵贬黜的么?怎么还会让他上榜?
事实上,会元根本没有意义,殿试只考一道策论,由太后出题,内阁当场批阅,排好名次交由太后定夺。
也就是说,他这个会元,和王宵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薛蟠看着榜单,也是膛目结舌。
这完全不合常理啊,大舅身为主考,怎么可能连个小小的举人都做不掉?到底出了什么差池?
宝钗却是眸光大亮,暗道连大舅都狙击不了他,果然擅于逆境中翻盘,心里的天平,刚刚稍微偏向于张文墨,此时又往王宵那头下坠了一大截。
张文灵眸中喜色全无,王宵的名字如此刺眼,就如吃了颗苍蝇,让她噎的难受。
偏偏边上又有议论传来。
“嘿,那一头一尾,都是我们苏州府的举子啊!”
“诶?还真是,我虽然不是吴江县人,但对这二人也有些了解,颇为有趣呐!”
“哦?陈兄快说说如何个有趣法?”
虽然几人都没中,却不妨碍一颗熊熊燃烧的八卦心。
那姓陈的举子掰着手指道:“最初在县试中,王宵中了案首,张文墨排第二,府试不提了,二人皆入三十人大名单。
后来院试,张文墨中了院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