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笑骂道,
“仔细你的皮,又来调侃嫂子了,倒又叫她不好意思了。”
刘大柱也觉得不好意思,打个哈哈,道,
“是我嘴碎了,嫂子莫怪。”
孟璃摇了摇头,道,
“没事。”
刘大柱看了几人一眼,道,
“对了,你们打扮这么隆重,是要去哪里?”
老太太抬眼看了眼刘大柱,道,
“村东头的姑娘要嫁人了,我们一会去喝喜酒。”
刘大柱点了点头,道,
“哦。我记得他家姑娘长得极美,一双眼睛可好看了。”
翠花剜了刘大柱一眼,道,
“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刘大柱讪讪笑道,
“哪里,没有的事。”
翠花冷哼了一声,但愿如此。
老太太看了一眼屋外,道,
“时辰不早了,我们这就动身吧。”
于是几人出了堂屋,往村东头办喜事的人家赶。
村东头有棵老槐树,槐树下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偶尔有几只燕子掠过屋檐,飞到老槐树上栖息,和蝉一起窸窣鸣叫起来,显得格外闹腾。
孟璃看着眼前大片的红色,还有那些吹着唢呐的人,一个个脸上是喜悦的神色,仿佛都在为这喜事高兴。
翠花看了眼眼前的喜庆的红色,道,
“这家子把喜事办的真够利索的。”
老太太上前和那家的家长道喜,道,
“老杨头啊,恭喜了。”
那唤做老杨头的大爷喜不自禁,不住抚须,道,
“多谢你了,刘家婶子。”
老太太微微一笑,递上红纸包,道,
“这是份子钱。”
“啊!您这是做什么?生分了啊!”老杨头将份子钱递回。
老太太却笑着把纸包硬塞进老杨头手里,道,
“这是我的一份心意,收下吧。”
老杨头只好收下,脸上浮起笑来,道,
“婶子,您里面走。”
老太太点头微笑,道,
“好。”
几人往大门里走去,门里面座无虚席,满是宾客,他们熙熙攘攘,交谈着,嬉笑着,脸上的神色兴高采烈。
“刘家婶子,您到这边来坐!”不远处的宴席旁,一个妇女模样的人笑道。
老太太见来人,露出微笑来,道,
“李婶子,你也在啊!”说着走过去在那李婶身旁坐下,“翠花,你们挨着我坐。”
“好的,娘。”于是,孟璃和翠花大柱在老太太旁坐下。
“哎呀,李婶子,你今日这打扮真是利索。”老太太仔细打量李婶子,见她仪容整洁,不由得笑道。
李婶子“嗨”了一声,笑道,
“您还不是一样。”
孟璃只见桌上摆满了各种荤素菜肴,色相俱全。她心中微微一动,端起面前的杯盏,只见其中液体红色,香气扑鼻。
孟璃执杯饮了一口果酒,入口酸甜清凉。
桌上的人纷纷开动,开始享用饭菜。
孟璃只是夹了一筷子牛肉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
她心想,莫非今日成亲的就是那日芦苇荡里的小兰姑娘?
想着,孟璃心中如同搁了一块大石,沉重不已。
这时,唢呐声响起,伴随着一个声音,
“接亲的轿子来了,快让新娘出来!”
孟璃勾了头观望,只见那花轿已到了门前,一旁的新郎从马上下来,杵在门边,一脸笑意。
那新娘子颤颤巍巍的由人扶着从里屋走了出来,面容隐藏在喜帕后,令人看不清她的容颜,只瞧见她那袅娜窈窕的身段,还有裙子后一双若隐若现的穿着红缎鞋的小脚。
孟璃心中一动,新娘子莫非是小兰?
眨眼的功夫,新娘子已走到了门前。
新郎官上前想扶新娘子,新娘子伸出的手轻轻颤了一下,这个细小的举动,旁人没有留意,孟璃却瞧在了眼内。
“小兰?”一个朗声想起。
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青年男子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孟璃勾了头看那男子,只见他容颜俊朗,衣衫洗的发白却整整齐齐,丝毫不影响他的干净整洁。
新娘子身子颤了颤,然后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