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璃回到家里时,大家都睡下了,只有屋外荷塘里偶尔还传来一阵阵蛙鸣。
孟璃脱了鞋子,解下外衣,躺到洗的发白的床单上。
她盯着黑暗中摇摇欲坠的床顶,感觉自己很难入眠。
她突然觉得浑身燥热不堪,摸了摸身边,是一把团扇。
孟璃随手拿起扇子,扇了起来。
凉爽的风朝孟璃袭来,是那样的沁人肺腑。
一旁的小宝翻了个身,嘴里咕哝了几句。
孟璃摸了摸他的额头,全是虚汗,孟璃心中一动,连忙帮小宝扇起风来。
黑暗中,两人的呼吸一深一浅,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显得格外的寂静。
一夜过去。
孟璃睁开眼,一丝微光从窗户间隙涌了进来,照在她苍白的脸上。
温暖,刺眼。
孟璃看了看身旁,空无一人。
她一个成年人,竟然比小宝还嗜睡。
孟璃苦笑着玉摇摇头。
孟璃起身,下了床,坐到妆台前。她轻轻擦拭铜镜,镜子里露出一张素净的脸来,不施粉黛却依旧美丽动人。
孟璃呼了口气,心想,这具身体的脸长得果然不错。可惜,却是命运多舛,年纪轻轻的就成了寡妇。
孟璃出了里屋,只见老太太像平常一样拄着拐杖,坐在桌旁。
翠花忙里忙外,身影有些仓促。
“娘亲。”稚嫩的声音传来。
孟璃一看,一旁的小宝正笑眯眯的看着她,满脸的天真无邪。
“嗯。”孟璃点了点头。
老太太咳了一声,道,
“小宝他娘,你过来吃早饭吧。”
孟璃点点头,走到桌旁,坐下。她抬眼一看,只见桌上摆着一锅玉米粥,还有盘子里的几个馍馍。
孟璃端起粥碗,饮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味道真的很不错。
翠花走了进来,一边解围裙,一边叹道,
“唉,真是难为人。”
老太太目光落在翠花脸上,道,
“怎么了?”
翠花坐到桌前,道,
“是村东头家的姑娘要嫁人了。”
老太太道,
“这是喜事,怎样难为人了?”
翠花摇摇头,道,
“我们又要送份子钱了。家里原就不富裕,这样一来,更加是雪上加霜了。”
老太太放下筷子,慎重道,
“我房里还有些陪嫁的首饰,你回头拿去典当了,换些钱来。”
翠花立刻摇摇手,道,
“不。娘,那是你陪嫁的首饰,怎么能拿去典当呢?”
老太太叹口气,道,
“咱们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家里家徒四壁,入不敷出,你们还需努力些。”
翠花眼里含着热泪,点了点头。
孟璃默默听着,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老太太看了一眼屋外,道,
“大柱呢?一大早的,也没看见他身影。他去哪了?”
翠花微微一笑,道,
“柱子上山砍柴去了。一大早的,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出去了,怪叫人担心的。”
老太太点了点头。
孟璃却怅然若失,拿起馍馍,咬了一口。
老太太见孟璃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知道她在想心事,也不便多说她什么。
吃完早饭,孟璃走到院外,只见远处青山如黛,宛如泼墨一般,又似女子愁眉不展的面容,美得令人心生唏嘘。
这时,孟璃只听到远处传来几声昂叫。
原来是那妇人又来放鹅了。
孟璃注视着那几只肥硕的大鹅,心想,这几只鹅养的不错,就算不算它们的卖价,光生的蛋,就能值好些钱了。
那妇人像往常一样对孟璃笑道,
“刘家娘子,你今天起的这样早啊。”
孟璃微微一笑,道,
“早。嫂子,你这鹅品相真是好。你真会养鹅。”
那妇人笑道,
“嗨。他们都说我会养鹅。隔壁李婶家儿媳妇怀胎,就是问我家买的鹅蛋吃的。我这鹅口碑可好了。”
孟璃笑道,
“这样啊。改天我也来养些鸡鸭鹅什么的。”
妇人点点头,道,
“好,回头我帮你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