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起来,必能流传千秋万代而不朽!”
宇文化及也是拍马屁的个中高手,夸句、夸字是假,夸“杨隋千秋万代”才是真!
杨广很受用,得意地看了看自己和皇长孙“配合”的词作,转向陈公公:“拿印来!”
陈公公是杨广的掌印太监,因为有时候,杨广出门也会遇到要下圣旨、发布命令的情况,所以他每次都得把杨广的几枚大印带在身上。
“是。”陈公公背过身去,解开自己的小挎包,从里面找出“皇帝之玺”,沾上印泥,端端正正地盖在了落款日期上——杨广是皇帝嘛,落款当然不会写自己名字,只写了个日期,这个印,就相当于名字。
皇帝不止一块玉玺,著名的“传国玉玺”只是其中之一,隋炀帝自己便有六方玉玺,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玉玺。
不过,杨晓并未看出来这是皇帝的玉玺,因为玺上的刻字,是歪歪扭扭的小篆,系统给他的《古代书法名录》里虽然也有小篆体,但内容较少,不成体系,主要是行、楷、草、隶四大书种。
“珞珈,这幅字,算是我们祖孙二人联手送你的道歉之礼,可还满意呀?”杨广笑道。
王珞珈接过《雨霖铃》,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喜欢的不要不要的,都忘记答谢了,亏得陈公公提醒,她才稍有收敛,行礼道:“多谢杨爷爷赐字,多谢杨公子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