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杨太守,你回去准备吧,七日后,看你的成果。”萧皇后道。
“好嘞!在下告退!”杨晓起身,躬身参拜告辞,美滋滋地退出成象殿。
“秦叔宝,你留一下。”
“是,娘娘。”
等杨晓走远后,杨广让宫人撤掉屏风。
“啊?陛下……请保重龙体呀!”秦琼关切道。
杨广摆摆手:“无碍,叔宝,你过来坐。”
“是,陛下。”秦琼拎着凳子,走到杨广、萧皇后跟前就坐。
之前杨广担心离得太近,会被杨晓听出他的声音,才故意让秦琼他俩坐在门口的位置。
“适才杨小郎君说的东西,你听懂了吗?”杨广皱眉问。
秦琼点头,又摇头:“呃……有些能听懂,有些听不太懂。”
“朕也没听太懂……”杨广难得地在臣下面前认怂,“叔宝,你相信他的话吗?”
“我信!”秦琼挺起胸脯,“杨公子虽然有些……口若悬河,但微臣相信他并不是吹牛,而是有真才实学!”
杨广点头,又转向萧皇后:“皇后,你相信吗?”
萧皇后颦眉,微微摇头:“臣妾不太信。”
杨广没有表态,凝眉思索片刻,又转向秦琼:“叔宝,你今晚便启程,回到张大人那里,转达朕的旨意:等待杨大人的部队,待两军汇合之后,统一交来护儿大人指挥,镇守东都,同时卫戍大兴,等你们完成布防之后,绘明详细的防御地形图、兵力分布图,以及作战计划,差人送回来。”
“给圣上过目?”秦琼问。
“不必,直接送到杨太守那里,让他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纰漏之处。”杨广道。
秦琼和萧皇后都有些惊讶,没想到杨广对杨晓如此信任,这便相当于:朝廷派去镇守洛阳的是来护儿,但具体如何防御、仗怎么打,还是全权交给后方的杨晓来定夺!
……
杨晓离开江都宫,没着急回住所,而是去了趟东市,买了一沓上好的宣纸、带有刻度的尺子,又来到江边,向农户要了几羽鹅毛。
回到家时,天色已晚,门口放着一摞食盒,上面留有字条,是王珞珈送来的。
杨晓可没心思去琢磨这些事儿,拎着食盒进屋,放在一边,先用两根木筷,制成简易圆规,又用针刺穿鹅毛尾管,吸入墨水,制成鹅毛笔——毛笔太软,用来画工程图容易出现误差,需要硬笔和尺子、圆规配合才可以。
初中数学知识:尺规作图。
关于螺旋桨的规格和尺寸,《工业基础知识百科全书》里有图样。
如何实现齿轮传动,及具体的工程结构,《古代手工业发展史》有明细记载。
杨晓挑灯夜战,一直画到将近子夜,终于完成了这艘通过毛驴在船舱内拉磨,驱动螺旋桨推进的战船草图。
饿了,打开王珞珈送来的食盒,里面的饭菜都已凉透,杨晓也懒得热,胡乱吃了几口后,赶紧补觉,明天还有更多事情要做呢!
……
次日清早,杨晓刚起来,没等洗漱完,院外便传来敲门声。
杨晓打开门,外面站着一位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
“您是?”
“下官,朝廷工部侍郎兼兵部侍郎,窦彦,拜见杨太守。”男子拱手道,说话时候脸上没什么表情,典型的理工科男的做派。
“窦大人,您好。”杨晓施礼,快速在系统中查找他的资料。
和杨慎的情况差不多,关于这位窦大人,史书中也仅有寥寥几行字的记载,说这位大人善于造船,尤其擅长制造战舰,曾独立设计好几款在当时堪称优异的战船,在隋灭陈之战中大放异彩。
“圣上命下官来此……”窦彦刚要表明来意,杨晓摆摆手,示意他不用磨叽了。
“请窦大人随我来。”杨晓直接将窦彦请进书房,给他展示昨晚自己设计的螺旋桨推进轮船。
杨晓猜测,肯定又是爷爷央求皇上帮忙,给他派个懂行的人过来,祝自己一臂之力。
窦彦是个近视眼,俯身凑近图纸,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称赞。
一则,杨晓为了让工匠能按图制造出来,尽可能画的简明又详细,二则,窦彦是造船专家,很容易就能看懂杨晓的设计思路,也能理解其中的机械原理。
“妙哉!妙哉!”窦彦看完后,惊为天人,“敢问杨大人,师从何方神圣?”
“自学成才。”杨晓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