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他没想到的一件事却发生了。
作为创造、推行文字、发明造纸术的智者,部落中他的名望早就到了一个高度。
若非回来时间太晚,华胥氏已经成为部落首领,恐怕接任首领的人就是他了。
华胥氏也考虑到了这点,在生下孩子后居然直接请李阳为孩子取名。
李阳哑口无言,但对方是部落首领,仅仅取个名他也没理由拒绝。
只是为一个生而不凡的神圣起名,这份因果他恐怕压不住啊!
“我是人祖知生氏,这一世是文祖仓颉,不管你是何方神圣,既然降生人族,那我这个人祖你就得认。”
李阳一咬牙,取名道:“伏羲。”
“轰隆。”
两个字从李阳口中吐出,天地间顿时炸响一声雷鸣。
“伏羲,好,那就叫伏羲。”华胥氏似是根本没听到那声雷鸣,很是满意地说道。
两年后,华胥氏再次生下一女,为纪念娲神造人,又避免冒犯娲神,于是在娲前面加了个女字,取名女娲。
转眼间,仓颉五十四岁。
距离伏羲出生后已经过了十年。
伏羲出生后三日能言,一月能走,对于部落之中教导的各种知识一学就会,过目不忘且能举一反三,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迹。
五岁之后,能学的都学了,这种神童自然而然地要交给李阳这位智者来教导。
不过李阳也发现了,伏羲虽然聪颖,但却对天地间一切未知的事物都表现出了十足的好奇心。
他貌似就只是一个神一般天赋的孩子,并非带着记忆降生人族的天神。
久而久之,李阳也就缓缓放下了心。
除了关于自己的来历,伏羲想学,他就敢教。
只是李阳说得最多的还是让伏羲多出去看看天地万物。
伏羲不仅是个学习上的天才,更是个修炼上的天才。
伏羲修炼后就像是坐火箭一般,十岁体内便诞生了气。
过渡的炼体会导致给身体留下暗伤,伏羲还改进古往今来一直遵循的粗糙修行方式,创造出了能通过做出各种姿势来修炼到身体各处的人族第一本炼体功法。
十岁,伏羲在部落中的声望已经不逊色与李阳。
李阳是创造文字并造出能承载文字的纸是人族文明的开始,伏羲创出修行功法是人族生存之基。
华胥氏直接选择退位,在李阳的点头下将首领之位传给了伏羲。
仓颉六十岁,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成婚。
又过去了六年,伏羲也不愧他天才之名,六年中再次为部落解决不少难题。
通过观察蛛网结绳成网用于捕鱼猎鸟,让部落有了其他食物来源。
挑选温顺野兽驯养成为家禽,禁止部落过渡捕猎,避免未来无肉可食。
伏羲创造的炼体功法通过李阳造出的纸传遍周边各个部落。
同时仓颉之名和伏羲之名也已经传遍周边各个部落,时常有其他部落之人前来学习文字、造纸术和结绳成网、驯养野兽的技巧。
仓颉六十五岁。
伏羲观察部落中新生儿的数量,发现近亲结婚有极大的概率出现畸形儿,于是开始禁止近亲结婚,为每个人定立姓氏以作血缘亲疏的区分,制定嫁娶制度,并鼓励人们与其他部落之间进行通婚。
伏羲的妻子女娲也在嫁娶制度中立下了说媒的礼仪环节。
仓颉七十二岁。
伏羲和女娲发明礼乐,人族安居乐业,分工明确。
仓颉八十四岁。
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悟天人之道,作历度、定节气。
悟天人之道后,伏羲在继炼体的层次后再次迈过了修气的层次。
他在修行上走出了新的道路,他称之为万象。
伏羲将修气的阶段总结出功法,再次传授给部落中人,对其他部落求学者也来之不拒,贤德王天下,各个部落拜服,称共主。
自此,从人族繁衍壮大分成各个部落之后,终于有人将整个人族再次统一。
伏羲为第一代皇,修缮部落为城池,改名为陈地定都。
取各种动物部位拼凑在一起作为图腾,以龙纪官,分封各部落首领为诸侯,分部治理领地。
仓颉一百九十五岁,伏羲在位一百一十一年,宣布退位。
这一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