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第一臣 > 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

番外篇:爱钓鱼的老张

好是秦汉两朝的选择,非常有借鉴意义。

张承天想了又想,终于道:爹,那您老能仔细说说不?

张希孟笑道:我们常喜欢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但是容易在哪里,难在哪里,就没多少人说的清楚了。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从此之后,似乎大一统的格局就奠定了,再也没逃出这个框架。似乎华夏大地能够统一,功劳都在秦始皇身上,这么讲,其实并不公允。甚至有些欠妥当。

张承天低着头思索了一阵,突然道:老爹,你的意思,秦朝是打天下,汉朝是守江山?其实汉朝比秦朝更不容易?

至少需要相提并论,放在一起。张希孟笑道:秦朝一统天下,颁行郡县制,十几年的功夫,就造成了六国百姓,纷纷造反,这又是什么原因?是六国贵族反叛吗?

张承天的学问也不算太差,他很快摇头,六国遗贵说到底还是顺势而为罢了,根子上还是六国百姓不喜秦法所致!

张希孟笑道:为什么不喜秦法?

为什么?张承天怔了怔道:秦法残酷严苛,老百姓受不了。

张希孟笑道:是吗?我对你们兄弟要求也挺严格的,你们怎么就受得了?还有秦国百姓就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们怎么受得了?

这个张承天被问住了,无奈道:爹,您老人家指点。

张希孟一笑,这有什么好困惑的,说白了,就是习惯了而已!

张承天大为惊讶,竟然这么简单?

他愣了好一阵子,思忖再三,似乎真有道理啊!

秦朝自从商鞅变法,到始皇帝统一天下,中间隔了多少年呢?

一百三十五年!

期间经历了六位秦王,算上始皇帝,足足七代人。

你当秦人就那么喜欢商鞅变法吗?

笑话,要是真的那么欢迎,商鞅也就不会死了。

秦人也是反反复复,花了好长时间,才适应了秦法,爆发出一统天下的伟力。

始皇帝统一天下,推行秦法,各地出现叛乱,甚至在始皇帝驾崩之后,推翻了秦朝张承天反复思量,突然一拍大腿,惊呼道:我懂了!

张希孟哼道:你叫嚷什么?我还要再钓一条呢!

张承天可不管老爹钓鱼,自顾自道:孩儿真的懂了,其实陈胜吴广起义,包括继之而起的项羽刘邦,应该视作对秦法的反扑,只不过上一次反扑,是商鞅被杀,这一次是秦朝灭亡,时代不同,表现不一样,但是结果是相同的!

张希孟哼道:真的相同吗?

也不完全相同,虽然商鞅死了,但是他的变法继续存在,可秦朝灭亡,秦制就有崩塌的危险我懂了!我真的懂了!是汉高祖继承了始皇帝事业,原来灭秦之人,保证了秦法,有趣,真是太有趣了!

张承天眼睛冒光,颇有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

短短几句话,就解决了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张承天觉得自己一下子站在了山巅之上,俯视两千年历史长河,整个人畅快无比。

秦制是要推行天下,这是没错,但是天下人也要适应秦制。

始皇帝的功劳无可辩驳,但就是太过急躁了,以至于失了方寸,葬送了大秦,以至于秦制也差点跟着完蛋。

到了刘邦这里,继续承袭秦制,但是却也给秦制打了补丁。

汉武帝之前的皇帝,虽然承袭秦制,但是不搞大兴土木,不大造工程,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恢复民力。

算是解决了秦制当中,最大的弊端。

随后针对分封和郡县的问题,汉朝向后退了半步,让封国和郡县并存,给予百姓适应的时间。

待到百姓能够接受大一统了,再逐步消灭封国,收拢权柄,完成国家的大一统。

如果是始皇帝的开创之举,是弥天大勇,那么汉朝承袭秦制,完善大一统,就是无上大智!

大智大勇,才有了华夏大一统的格局。

这二者缺一不可,一样重要。

张希孟笑道:变法最难的不是向前走两步,而是要在向前走两步的时候,向后退半步,这样才算稳当。如果继续向前走第三步,那就是万丈深渊,可如果一不小心,向后退多了,前面的变法成果,又会功亏一篑。这里面的分寸,你明白了吗?

张承天伸出两个大拇指,老爹,您真是太高了!至今还有人说,您老要是在朝辅政,就不会有这些麻烦,其实如果您老继续在朝中,就不免要带着大明朝往前走第三步!囊括天下,建立行省,固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