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蓝·麦多纳似乎并没有把这种偶遇恋情当作玩玩而已,他被妩媚的艾玛深深地吸引住了,并不是简单的逢场作戏而已,熊熊爱火包围了他们。
麦多纳自称是一名资深的冷冻船船长,任职于纽·季兰德冷冻肉公司。因为在海上的生活非常孤单寂寞,希望可以早点结婚和妻子一起航行。他下一次出航是在三个星期后,他想,如果艾玛·达史愿意马上嫁给他,他们就可以立马一起航行,至另一个半球。
麦多纳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在去路易斯镇的马车上就向达史表明心迹,而这时他们还只刚相识了一个小时而已。他请达史在高级餐厅里吃了大餐,还点了价格不菲的香槟。
吃过大餐,他还在回程路上买了鲜花和甜点送给她。艾玛·达史还不了解麦多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但从他愿意给她花钱这点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大方的人。可以说,麦多纳成功地给艾玛·达史
留下了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
除了之前为她一掷千金,他还做出了让艾玛·达史内心既茫然又窃喜的事:麦多纳想给她买结婚戒指,但是恰逢周日所有的珠宝店都关门了,于是他想尽办法让店家开门。真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啊!但是最后艾玛还是理解了他。
“嗯,无论如何,我觉得我还是需要和我妈妈讨论一下,不能这么快答应你。”
艾玛·达史低着头,踮起一只脚,用鞋尖在石子路地面上写着-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通常被求婚的女人内心已有了答案,但还是会回答“要问问我妈妈”,这好像已经成为标准答案。她内心清楚,如果没有把握好这次机会,可能这辈子就这样错过了。她打扮得很年轻,心态也很放松,但是她知道,实际上自己年龄已经不小了。
艾玛的爸爸早已过世多年,艾玛妈妈也很希望她可以早点出嫁,所以也没有反对。毕竟家庭开支一直是
压在达史妈妈身上的一个重担,她开着一家小酒铺,虽然还清了债务和其他费用,但这收入只能养活一个人,所以母女俩的日常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母亲还是希望艾玛早点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只是奈何艾玛迟迟没有出嫁。
次日早晨,阿蓝·麦多纳按时来拜访达史家。他向艾玛母亲请求她答应艾玛和自己结婚,艾玛的妈妈还是按照流程问了一些问题,在此之后,阿蓝·麦多纳向艾玛母亲诚恳地承诺,表示他会对艾玛负责。于是麦多纳给艾玛戴上戒指,由此确定他们已经订婚。
由于麦多纳最初结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与妻子共赴三周后的航行,因此他们的时间非常紧迫,所以很快他们就结婚了。他们选择在4月4日,星期六正式领结婚证书,举办结婚仪式,婚礼就在布莱顿的圣·詹姆士教堂,那个浪漫的邂逅地。因为麦多纳没有其他人亲友在英国,所以只有艾玛
的十个亲朋好友出席了婚礼。婚礼结束后,他们在克拉伦登酒店举办了晚宴。
他们准备去查切斯特蜜月旅行,这次旅行也充满了麦多纳的办事风格-快到让人跟不上。那天晚宴结束后他们就出发去蜜月旅行了,玩了三天后就回来了。回来那天刚好是星期二,也是因为近期就会起航出发去新西兰,所以他需要提前收拾好行李,打点好船舱,这样子艾玛才能适应新的生活。麦多纳让艾玛等两天,给他收拾的时间。然后在晚上八点四十分一个人乘车去了伦敦。
艾玛·达史小姐,噢,应该是麦多纳夫人,在他母亲的小酒铺里等待着她的丈夫归来,但是四天过去了,杳无音讯。她如坐针毡,内心焦虑。于是,她单独前往伦敦。
然而,麦多纳夫人即将面临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她来到格兰德酒店,她的丈夫应该住在这儿,但是大堂经理告诉她,没有叫麦多纳的客人在近期
入住过。于是她又跑去伦敦海员协会,更令人震惊的是,确实有一艘“科路克兰号”船-正如麦多纳之前提过的,但是这艘船的船长并不是麦多纳,而且现在这艘船应该航行在大洋中,正从新西兰返回。
麦多纳夫人不清楚她的丈夫出了什么事,她很难过,以泪洗面,然后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娘家,但是她仍然相信她的丈夫不会欺骗她,他是一个阳刚的、有担当的男人。她相信她的丈夫和她只是恰好没有碰面罢了,他一定很快就会回来接她。她每天就当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在那里等着,还把这件事情当作与朋友的谈资,以此自我安慰着。
时间在流逝着,一个月都过去了,她已经不再指望她的丈夫能回来,也不再称自己为“麦多纳夫人”,还用回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