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案件的脉络开始清晰了,但是可以确定,这起杀人案一定和弗雷德·布朗脱不了干系。经过调查,弗雷德·布朗,本名是马丁·托尔施威斯基,来自德国柏林,今年33岁,是纽约一间发廊的顶级发型师。
7月下旬,警方的全国通缉令就出来了,通缉令中详细描写了马丁·托尔施威斯基的外貌:身高190厘米、体重70公斤、灰色眼球、黑短发、高原红脸颊、一脸络腮胡、额头右侧有一道刀疤、英语话中有一股德国口音、喜欢玩纸牌。
通缉令一出来,马丁的朋友康斯坦丁·金立即向警察提供了很多线索。
马丁和金都在康拉德·沃德尔理发店工作,这间店在纽约第六大街83号。他们俩关系还不错,所以马丁经常和金分享自己的私生活。今年2月初,马丁刚到店里就被大家一直盯着,原来他的左眼乌青,像只熊猫一样。
金私下里悄悄问马丁:“你这眼睛怎么回事?该不会被你的老情人打
了吧?”
马丁皱着眉头,揉了揉左眼说:“她舍不得打我,虽然她比我大很多,但我们两个真心相爱,为了她,我愿意付出所有。”
“那你这眼睛究竟是怎么回事?总不是你自残,自己打自己吧?”
马丁看着前方的空气,恶狠狠地说:“还不是那个可恶的搓澡工,自以为是的家伙!”
原来,马丁为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女人和搓澡工打了起来,这可是一件热闹的大事。
无论如何,家登达普被大卸八块,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人干的。虽然马丁的嫌疑最大,但奥加斯塔很可能也是共犯。警方虽然正在全力搜捕马丁,但是也正在密切关注奥加斯塔的犯罪证据。
很快,奥加斯塔就上钩了。
在警局的拘留所里待了两天后,奥加斯塔突然交给警方一份电报。这个电报的发送时间是6月29日,是家登达普发给奥加斯塔的。他想让自己的情妇帮自己和老板请几天假,原因是自己想要休息一段时间。
奥加斯塔想要借此证明家登达普还活着。
可是警方问家登达普去了哪里度假,她又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警察当然也没有闲着,很快他们就找到了电报的发出地-第六大街46号邮局。根据邮局的工作人员描述,警方基本确定了电报的发出者是马丁,对比马丁的字迹以后能够确定,这份电报就是马丁伪造的。
很快,警方又有了新证据。这个证据是由第九大街的车马店老板提供的,他叫乔治·瓦克拉斯。看到媒体的悬赏信息后,他马上就来到警局报案。
乔治说,6月28日中午,奥加斯塔和一个男性过来租了一辆马车,6月29日一早就还回来了,但是车马的样子非常狼狈,马车上全是泥,马也累得半死,像是跑了一夜的路。
警察立刻注意到这个细节,他请车马店老板详细描述和奥加斯塔一起来租马的那个男性的相貌特征,最后核实,那个男的就是马丁。可是,无论马店老板怎么指认,奥加斯
塔本人就是死活不承认,甚至咬牙切齿地骂道:“这是车马店老板诬陷我!”
于是,警察问道:“纳克夫人,请问6月28日中午12点到6月29日下午3点,你在哪里?在干什么?”
这下奥加斯塔一下子语塞了,她的眼神里马上透露出慌乱的神色,回答的问题也是前后矛盾。这也不奇怪,再缜密的犯罪也是有漏洞的。
这时,一个好心的路人又来提供了一条用的消息。这个路人名叫爱德华·哥顿,他住在第三大街51号,是个刚刚失业的年轻人。最近他非常闲,所以每天都会去码头溜达闲逛,6月29日上午的时候,他看到一个身材矮胖的老女人和一个长相英俊帅气的年轻男子在一起,在34号码头准备搭船,那艘船是开往长岛方向的。之所以哥顿能够记住这两个人,就是因为他们关系很特别,说两人是母子,那么他们的小动作也太亲密了;说他们是恋人,可是这形象差别太大。所以哥顿当
时特别留心了两人。后来哥顿看过报纸上的照片后更加确定,两人就是奥加斯塔和马丁。
随后,线索越来越多。警察很快在长岛的荷兰区找到了裹尸油布的线索。那是荷兰区的一个小杂货铺,老板娘是个中年人。她说:“6月29日下午,有一女人来我的店里买油布,女的微胖,戴着一顶很大的遮阳帽,几乎遮住了眼睛。我好奇多看了她几眼,才记住了她的模样。她挑选油布挑了很久,最后挑了一卷样子最奇特的油布。布的颜色是大红色的,图案是大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