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帝朱祁镇在便殿单独召见徐有贞。
朱祁镇道:“爱卿给朕上疏,说于谦、王文一案已有结论。如何处置他们,爱卿说说吧。”
徐有贞奏道:“土木之变后于谦反对与瓦剌和谈,他拥立景泰,置陛下于不顾。尔后的易立东宫,没有他的默许,景泰也是做不成的。他又勾结王文,意欲迎立外藩。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正人心!”
“你所说的拥立景泰,当时的形势,于谦也是为了我大明着想。”朱祁镇假惺惺地说,他不想让此案的判决看上去参杂了过多的私人恩怨。
徐有贞奏辩:“可是,北/京保卫战时,也先把陛下弄去土城,于谦就是不肯亲自去与也先谈判,竟说什么:‘今日只知有军旅!’他那是置陛下于死地呀!”
朱祁镇仍然念叨:“无论如何,于谦还是有功劳的。他毕竟保卫了北/京城,护住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陛下,夺门迎复颠覆了景泰朝,不惩处几个景泰朝的红人,我们如何向世人交代呢?”
“爱卿的话有道理。可是,北/京保卫战有目共睹,没有确切证据便行诛心之事,诛杀忠臣良将,你让朕如何应对普天下的悠悠之口呢?证据,你还是要找到过硬的证据。”
朱祁镇太清楚了,于谦威望高,影响大,如何处理,都必须理由充分。他唯恐污损了自己的名声。
徐有贞有些慌,留下于谦,将来一旦他东山再起,我徐有贞便性命堪忧了!情急之下,他对朱祁镇道:“陛下,做大事不可心慈手软!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啊!”
朱祁镇心中一惊,他说的对呀,夺门迎复其实就是政/变,把景泰赶下台,并无正当名义。倘若不揪出一个阴谋集团,复位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如此看来,于谦是非杀不可了!
“皇上!”徐有贞力促。
“既如此,那就听你的,杀了吧。”朱祁镇叹息着说,他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臣建议用磔刑。”徐有贞趁机进言。
“磔刑就算了,”朱祁镇于心不忍。“去其手足吧。”
“是。不如将王文、范广一并处死,”徐有贞建议。“斩草要除根!”
“好,你看着办吧。”
“还有那几个内廷宦官呢,如何处置?”徐有贞问。
“舒良、张永、王诚、王勤怂恿景泰易太子、立外藩,斩立决!卢忠、高平诬构金刀案,罪不容恕,一押回北/京,立刻凌迟处死!”对这几位直接伤害过自己的宦官,朱祁镇毫不手软。
“臣领旨!那兴安公公呢?”徐有贞又问。
朱祁镇犹豫了片刻,道:“兴安已老,念他服侍过五朝皇帝,饶他一死,放他回家去吧。”
“遵旨!”
※
公元一千四百五十七年,大明天顺元年正月二十三,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都督同知范广,内廷宦官舒良、张永、王诚、王勤在北/京崇文门外东市处斩。
京城街头上,无数的百姓妇孺跪在地上,恸哭。
“于大人冤啊!”“苍天啊,睁睁眼吧!”“于大人是大明朝的忠臣良将啊!”
忽然间,天昏地暗,不一会儿,天边雷声滚滚。
百姓纷纷道:“老天爷终于睁眼了!”“正月打雷,老天爷发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