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倘若他挥师南下,进犯南京,情况将会变得十分复杂。”
朱瞻基道:“魏国公徐承宗与襄城伯李隆镇守着南京城,南京还有守备太监王贵通率领的两万下番军。他们的兵力足以击退来犯之敌。”
杨士奇奏道:“那人的军力早已不是区区的一卫护卫了,通过这些年的暗中运作,如今全省兵马皆听命于他。南京城虽有驻军,还有两万下番军精锐,可是守备太监王贵通的实战经验还是略显不足啊。”
“爱卿有何建议?”朱瞻基问策。
杨士奇奏答:“不若将郑和调去南京,出任守备太监。下番军是郑和一手调教出的,最听郑和指挥。有他在南京镇守,兵识将,将识兵,上下一心,南京城将固若金汤。”
朱瞻基道:“好主意,就依爱卿的,调郑和去南京出任守备太监。王贵通多次与郑和一道下西洋,两人一向配合默契,让他继续留在南京,辅佐郑和。司礼监的朱卜花、唐观保也一同前往,协守南京。”
杨士奇奏道:“这样最好,郑和与他所熟识的得力干将们一起守备南京城,留都万无一失。”
薛禄道:“一南一北皆有防备,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坚若磐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