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宫匠 > 第四章 迷雾深锁话古简05

第四章 迷雾深锁话古简05

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他不由引用钟子期的论琴之语。

“善哉,子之心与吾同!”蔡琰用俞伯牙的话语相答。

曹操与蔡琰相互会心微笑。

蔡邕道:“你们两个的高山流水且放在一边,昭姬,方才为父正与孟德谈论这竹简的来历。你也来看看,你能勘出这竹简有何不同寻常之处吗?”

蔡琰上前,拿起竹简,翻看了片刻。

“竹简古旧发黄,定经历过数百年沧桑,”她鉴定道。“字为小篆,想来是写于先秦或西汉之初。至于内容嘛,与《战国策》颇为相似。不过刘向编《战国策》在成帝年间,那时已经不再使用篆体字了。由此看来,这部书稿应该是《战国策》的母本。”

曹操征求蔡邕意见:“先生以为呢?”

蔡邕道:“刘向编辑整理出来的《战国策》闻名天下,可原始资料出自何处,却语焉不详。”

“您的意思是……”

“一直有人说《战国策》取材自蒯通的《隽永》,却苦于没有证据。你拿来的竹简,老夫当年在东观续编《汉记》时也曾见过,堆在一个角落里。当时无暇细看,这会儿想起来,无论从内容还是字体上论,它们应该就是蒯通的《隽永》。何况上面还有一个‘蒯’字,尽管‘蒯’下面的那个字已被刻意涂掉。”

曹操满腹狐疑:“那刘向为何不在自己所编的《战国策》中说明资料的出处呢?”

蔡琰在一旁反诘:“蒯通是何许人,曹将军莫非不清楚吗?”

“何许人?”

“他曾怂恿韩信拥兵自立,险些被高皇帝诛杀。刘向自然不方便提他这么一个‘罪臣’。至于‘蒯’下面那个被涂掉的字。我倒要问问将军,蒯通在世时叫何名字?”

“蒯彻!”曹操恍然大悟。“明白了,为避武帝讳,蒯下面的那个字当然不该存在!佩服啊,昭姬姑娘,冰雪聪明,困扰了曹操半年的难题被你几句话就全都解开了!”

蔡邕在一旁默默点头。

曹操兴奋地说:“东曹掾蒯越就是蒯通的后人。他若是知道祖上的遗墨重见天日,一定会高兴死!可惜一年前他避十常侍之乱,跑去当了汝阳令,听说不久后又辞了官,此刻不知他人在何处。”

蔡邕道:“蒯通撺掇自己的主公背汉自立,罪过不小,但是此人的才华还是应该肯定的,他晚年又能把战国时期的说士权变都总结写出,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蒯通是在齐国的相国府中做曹参宾客时写出的《隽永》,后来曹参接任萧何做了惠帝丞相,一定是他把这部书稿带到了帝都,存入了皇家藏书楼。”

“先生满腹经纶,推理丝丝入扣。”曹操心悦诚服。

蔡邕道:“老夫对这段旧事很感兴趣,也想弄弄明白。你得闲时把那些竹简全搬到这里来吧。老夫倒想看看,《战国策》究竟有多少篇幅是采自《隽永》的。”

“好,待我办完手头之事,便将书简全部送到府上。”曹操满口应承。

曹操所说的要办之事,其实是刺杀奸贼董卓。

两天后,他携带一口七星宝刀,潜入董卓的寝室,董卓正卧在榻上向壁小憩。

曹操蹑手蹑脚地走上前,轻轻抽出宝刀。

董卓刚好醒来,一睁眼,从铜镜中瞥见拔刀出鞘的曹操,猛转过身,惊呼:“孟德?你要做什么!”

曹操急中生智,慌忙躬身,双手捧刀过头。

“属下新得一口七星宝刀,削铁如泥。闻知太师爱刀,故不敢私自留用,特地前来孝敬给太师。”

董卓坐起,接过宝刀,细细观看,比划了几下。

“嗯,果然是一把好刀!”

“太师喜欢就好。”

“以后不许这么悄不声的了,”董卓责备道。“方才你还真吓了老夫一跳!”

“属下鲁莽,多有冲撞,曹操再拜。“属下就此告退了。”

“去吧!”

曹操匆匆转身出门。

董卓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中充满了疑惑。

离开太师府的曹操如黄雀逃脱樊笼。他回到家便收拾行装,洛阳肯定是待不住了。

他指挥仆人在后花园挖了个坑,把竹简装入箱子,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

“快!”曹操催促。“填上土,再搬一块假山石过来压上!”

随从问:“将军如此急迫,还吩咐属下备好马,究竟所为何事?”

“我要马上离开洛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