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而去。
袁绍与曹操一起杀入宫门。
南宫内宫殿楼阁鳞次栉比,遮云蔽日,雄伟嵯峨,气象非凡。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 千秋万岁殿、平朔殿。中轴线东西两侧还各有两排对称的殿宇。
曹操与袁绍率领卫队在宫中见到宦官就杀。
一些手持兵器的宦官稍作抵抗,很快就不堪一击,要么被杀,要么告饶,要么四处逃窜。
士兵们四下里搜索,从假山后面、厕所里拉出宦官,当场杀死,一时间血流成河。
曹操向袁绍建议:“本初兄,我们不如兵分两路,你往西边去,我往东边去,一路搜寻,最后在中路会合,不留死角!”
“言之有理。我们分头行动!”袁绍转向自己的士兵。“弟兄们,我们往西路去,东路留给曹将军!”
两拨人分别向两个方向杀去。
宫殿外边,一支全副武装的铁骑在洛阳街头狂奔,为首的是太傅袁隗与他的侄子河南尹兼虎贲中郎将袁术。他们接到袁绍的口信,立刻点起兵马,一路杀来。
袁术高呼:“为大将军报仇!诛杀十常侍!”
路人纷纷惊避。
曹操领着自己的队伍,沿着殿宇的东边一排,由南向北一路杀去,侍中庐、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承风殿,转过承风殿,前方一座高大楼宇,四周殿阁相望,绿树成荫。
他放慢脚步,抬头望着这座楼宇,心中充满了敬畏。他向士兵们抬起手,示意大家停下。
“这里是东观,大家进去后一定要小心,切不可碰坏里面的任何东西。”
随从问:“东观?东观是谁住的?”
“东观不是谁的住处,”曹操回答。“它是皇家藏书楼,是宫廷收藏图籍档案和修撰史书之处。里面藏有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的诸多书籍,自和帝时代起,历代名儒硕学便奉诏在此撰修国史,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历时百余载,撰成《东观汉记》。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留下的孤本,你们进去搜寻宦官时,千万要爱护里面的书籍!”
他带领着手下缓步走上藏书楼台阶。
藏书楼内一片狼藉,有的书架被翻倒,竹简丢了满地。宦官尸体随处可见,到处是血迹。
随从道:“看来袁将军的人先我们一步来过这里了。”
曹操收起兵器,心痛地望着满地的竹简,吩咐:“赶快把尸体拖出去,血迹擦拭干净,将书简回归原处!”他是个爱书之人。
士兵们将尸体拖出,将书架扶起,把竹简重新放回书架,拭去地上的血迹。藏书楼很快恢复了原状。
曹操信步在书架之间行走,不时翻看一下书架上的书简。他走过一个角落处的书架,书架上摆着一堆竹简,落满了灰尘。他心中忽然产生一种莫名的异样感觉,像是被磁铁吸住一般,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卷竹简,翻看。
竹简上的字是用小篆体写成,很难看懂,但是上面的一个“蒯”字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蒯”下面的一个字被涂了去,但仍留有痕迹。
他皱起眉头,入神地猜测这是个什么字。
外边的嘈杂声打断了他的冥想,夹杂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他抽抽鼻子,抬头向外望去,只见远处浓烟滚滚。
“什么情况?”他问。
“中常侍张让挟持少帝和陈留王从后门逃遁,”随从禀答。“袁家叔侄去追,乱兵抢劫,放起了火。”
“太后呢?”
“尚在嘉德殿中。”
“去嘉德殿,保护太后!”曹操指了指架上的那堆书简。“把它们给我带回府去!”
※
“《三国志》载,被宦官张让劫持的少帝和陈留王落到了趁乱进京的董卓手里。至于那堆竹简,曹操搞清楚它们的来历了吗?”少年蒯祥问。他对历史充满了兴趣,尽管年纪不大,却已然读过不少史书。
蒯明思答道:“一开始没搞清。不过,曹操是个有心人,于是,他怀着好奇心,去请教他的老师蔡邕。那是半年后的事情了,董卓已在洛阳专权。”
“曹操去找蔡邕?”少年蒯祥问。“东汉的那个大儒吗?”
“是的,”蒯明思道。“东汉大儒,他还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那时,待字闺中的文姬尚名昭姬。”
※
蔡邕的书房十分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