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夫人道:“光喝酒了,吃点儿菜,这鲤鱼新鲜着呢,刚才买来的时候活蹦乱跳的。赶紧动筷子,都尝尝!”
大家吃菜。
周文铭边吃边说:“此刻想起来,师弟你的胆子也够大的,竟然跟皇帝侃起了治国,纵论天下。”
小芹好奇:“咋回事咋回事?二师兄跟皇帝侃啥了?”
蒯祥道:“别听大师兄瞎说,我当时是被逼到了那儿,没办法,便胡乱瞎诹了几句。”
周文铭道:“瞎诹?什么纵横术谋天下,儒术治天下,头头是道,连那个女的都对你刮目相看了。对了,那女的是谁啊,那么有见识,连皇帝都郡主郡主的称呼她?”
蒯祥道:“这你得问师叔,咱这些人里,宫中之事只有他门儿清。”
蔡信道:“此人是仁孝文皇后的亲妹子,名叫徐妙锦。”
“名不虚传啊!”蒯祥脱口而出。
“怎么,二师兄,你知道她?”小芹诧异。
“听我爹念叨过,”蒯祥道。“中山王徐达的幼女,魏国公徐辉祖的小妹妹。对吧,师叔?”
“对,”蔡信道。“说起这个徐妙锦,可不简单。其实呢,她并没有郡主的头衔,她也不稀罕这类世俗名号,可既然她是皇帝挚爱的徐皇后的亲妹子,她父亲徐达又是有着‘开国六王之首’称号的中山王,大家便都尊她一声‘郡主’了,久而久之,连皇上都这么叫了,当然了,属于私底下的戏谑之语。不过,她更喜欢大家叫她姑姑。”
“姑姑?”小芹不解。
“对,她是佛门女弟子。”蔡信解释。
蒯祥道:“外面传说徐妙锦在燕王府里长大,与当今圣上的关系非同一般,说是圣上对她言听计从?”
“此话不假,”蔡信道。“她在皇帝跟前的地位可是谁都比不了的,就说一点,她从不称皇帝‘陛下’,只叫姐夫。”
杨青惊诧:“那可是大不敬啊!”
“这得分谁,”蔡信道。“不仅如此,据说,皇帝与她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自己也从不称朕。”
周文铭道:“怎么会这样,岂不乱了君臣间的尊卑关系?”
“这就说来话长了。”蔡信道。
“讲来听听。”周文铭道,他对宫闱秘闻之类的八卦向来感兴趣。
蔡信有些犹豫。
“叔,您就讲讲嘛!”小芹也央告。
“好,我讲,”蔡信道。“不过你们不要到外边乱传去啊。”
周文铭:“放心吧,师叔,都是自家人,咱们哪儿说哪儿了。”
“好吧,那我就讲了啊。”
小芹催促:“赶紧的,您怎么这么磨叽啊!”
蔡信讲道:“圣上与徐皇后恩爱一生。徐皇后撒手人寰后,圣上的目光便落在了他这个如花似玉的小姨子身上……”
※
永乐帝朱棣坐在南京皇宫乾清宫里,心事重重,神色忧郁。
二十一岁的徐妙锦给他奉上一杯香茗:“姐夫,想开些吧,你总这么萎靡,姐姐在泉下也难以安心。”
朱棣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妻妹,喃喃道:“幸好还有你。”他忽然一把抓住她的手,深情地说:“妙锦,做我的女人吧。我太寂寞了!”
她挣开他:“不行,你只能是我的姐夫。”
“你不喜欢我?”
“这与喜不喜欢无关。妙锦喜欢姐夫,可妙锦对姐夫的喜欢,不是那种喜欢。”
“你嫁给我,我立你为皇后,让你母仪天下!”
“我不是女英。”
“不管你们姐妹是不是娥皇、女英,古来姊妹同侍一君的并不鲜见,飞燕与合德,大小周后……”
“她们都没落得好下场。”
“你不一样。”
“不行。”
“为什么?”朱棣有几分气馁。
“说不行就不行,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你好好想想,我有足够的耐心,等你回心转意。”
他一向是个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
※
小芹道:“皇帝老儿还真挺痴情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呵呵,剃头挑子一头热罢了,”蔡信道。“徐妙锦被逼无奈,索性留下一封拒婚书,出家为尼,云游四海去了。皇上慌了,忙命锦衣卫多方寻找,才把她找回。皇上只好退而求其次,准她在宫内带发修行,并应允不再以婚相逼。